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思想道德频道 > 正文
山西:“厚养薄葬”观念渐入人心
http://wmf.fjsen.com 2013-04-03 15:59   来源:新华网山西频道    我来说两句

正文:

【解说】在我国传统观念中讲究入土为安、逝者为大,“厚葬”体现了对逝去亲人的尊重,如果丧事不隆重,出殡规格低会被众人指责为“不肖子孙”,是否“厚葬”成了衡量中国人对父母尽孝与否的一个重要道德标杆,几千年来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但是,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以及社会大力倡导“文明祭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亲人健在时的幸福感,“厚养薄葬”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

【同期】双塔陵园志愿者 程渝媛

在父母去世以后,你对他的厚葬,自己心里也会觉得不安,还不如在父母生前的时候多陪一陪父母,多给父母买一些东西,也许是简单的一个电话,一句问候,都会让父母感到很欣慰。

【解说】在记者的采访中,祭奠扫墓的群众每每提及逝去的父母,总是热泪盈眶,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表露无遗。

【同期】祭扫群众 李芳莲:

个人肯定是工作忙,不能经常回家,但是作为父母现在也不是说是需要钱呀啥的,最主要的就是经常回家看看,所以大人就觉得挺满足的。父母在世的时候,每一个儿女都应该尽自己的孝心,这比那个那啥(厚葬)肯定要好的多,别到时候总觉得,一说起来心里头特别后悔,留下遗憾。

【解说】清明时节既是祭奠故人,也是启迪生者,与其让父母死后风光,子女们不如趁父母在世时,常回家看看,多一份嘘寒问暖,多一份拳拳孝心。

新华社记者赵阳太原报道。(完)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