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村里人越来越少或成“空心村”
54岁的陈钦玉是琴江满族村的满族镶黄旗后裔,他在这个村当了10年村支书。如今,村里像他这样的满族后裔只剩约200人,而整个村子的常住人口也只有429人。
“人越来越少是有历史原因的。”陈钦玉说,他们的祖先被派驻这里时,清皇室规定“不得从事军政以外的一切物事,旗营一切用度都由政府供应”。几代下来,不论官兵还是家属,既不会生产也不会经营。“辛亥革命后,以前由政府提供的用度断了,全村人不得不外出讨生活。”村里老人说,那时候不少人饿死。
陈钦玉说,由此村里年轻人就形成了出外讨生活的传统,年轻人一代代都出国或到外地,很多人都不再回来。看着村里老街上那些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陈钦玉不无伤感的说,古村落不能沦为空心村落,应该有人住,“有人气才能活起来”。
规划:保护修缮古建筑 大力发展旅游业
这样有价值的古村落,不能任其消亡。如何赋予这个古村新生?长乐的决策是:投入资金保护修缮,通过旅游开发吸引人气,用人气救活古村。
走在琴江村的旗人街,记者发现,现在的琴江村还保存着200多年前建营时的格局。村里的街道排列,让人看后立刻理解琴江为什么被称为“八卦城”。每条街都极其相似,两排房屋相对而立,街道尽头宛如死胡同,尽头两边却有小街横过。然而,在这些木质的老建筑后头,一栋栋刚建起没多久的小洋楼甚是扎眼。
“村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拆掉原来的建筑建起了楼房。”陈钦玉告诉记者,目前村里尚有三分之一的古建筑还保存完好。这些年,当地为了保护和修缮这些古建筑,每年都投入200多万元。近几年来,琴江村相继修复、建成了八旗文化博物馆、八旗广场、八旗英烈园、八旗军旅园、古兵房(部分)、四大名府(海军和官宦世家)以及旅游专用停车场。
前来琴江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去年琴江村共接待13万名游客,散客和团队顾客各占50%。在陈钦玉刚当村支书的2003年,这一数字是3000。
琴江村发展旅游业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村民陈伟在村口开了一家农家乐,专营河鲜和具有满族风味的琴江小吃。随着村里旅游发展越来越旺,他的生意也越来越好。2006年,他的农家乐还只是一间平房,后来又加盖了一层。“每天都要接待二三十桌客人。”陈伟介绍,为了迎合满族村的旅游文化,他还将包厢进行了清式装修。
今年初,长乐市还编制完成了《琴江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草案。规划结合琴江村建筑具体情况,按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类型,对村内的建筑采取修缮、维修、改善、保留、改造、拆除、新建等7类保护与整治模式。
(福州日报记者 祝健 任思言 谢星星 龚莹/文 叶义斌/摄)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