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文明巡礼 > 正文
我的两会故事:献良策建诤言 严谨细致如绣花

2013-03-14 10:34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一次次凝聚共识的审议与讨论、一件件充满智慧的议案与提案,呈现出一个务实开放的两会。

李舸在采访现场。

人民日报摄影记者李舸:22年,镜头下的两会越来越开放

记者 于 洋

3月12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闭幕会正在进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云集人民大会堂。

大会堂一楼,一位身穿灰色西服、肩背着两台相机的摄影记者往返于台上台下,不断寻找角度、按下快门……

他是李舸,人民日报摄影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今年是他连续第二十二次参加全国两会报道。

22次,人大、政协,数万张两会照片……镜头下,两会不只是定格瞬间的照片,也是一本关于成长的记录,更是一段解读历史的注脚。

听到更多来自基层的声音

1992年3月,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在京召开,23岁的李舸第一次“跑两会”。工作还不到一年,他既有参加盛会的欣喜难耐,也有与景仰已久的摄影家们同台竞技的惴惴不安。

“每年的两会报道是新闻界的大事,在会场会遇到很多著名的摄影记者。我当时就跟在这些人身边,他们一离开我就站在同样的位置拍一张,照片好不好马上能够对比出来。可以说,我是在两会上,站在这些摄影记者的背后成长起来的。”李舸说。

“开始报道两会时,我们使用的还是手动对焦相机,白天在各会场抢机位,晚上得马不停蹄地冲洗照片,有时把照片交到编辑手里还是湿的。后来换了自动对焦的相机,工作效率大为提高,但冲洗照片的工作量依然很大。”

2000年两会,李舸第一次用上了数码相机,他坐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上发送照片的身影,成为很多媒体报道的对象。

“这是‘革命性’的变化。之前大家拼相机,现在大家更多地思考如何通过照片传递观点和价值。”李舸的感悟是,“设备的变化也引起了视角的变化。相机现在更多地对准台下、对准会场外、对准普通人。”这几年的两会,他镜头中的农民工、村干部多了起来,使两会中来自基层的新风新貌更浓厚了。

“会风决定相风,现在两会报道的新闻图片标新立异的少了,真切平实的多了。”李舸说,“我觉得这对记者来说,是在回归自己的本位。今年两会有更多的新代表、新委员,我们听到了更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看到了更多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提案议案。”

在这里观察并理解中国发展

2013年,全国两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记者。两会的开放,让记者们可以更自由地开掘两会新闻的富矿,但与之相伴的,是竞争的压力。“现在摄影的门槛降低了,手机也能拍出很好的照片。摄影记者竞争的,已经不是相机前面的‘镜头’,而是后面的‘人头’了。要做一架有思想的相机。”李舸开玩笑说。

在两会报道中,李舸曾遇到这样一件事:1997年两会上,一位售票员代表提出了优先发展公交的建议,李舸为其拍摄了一张新闻人物照片,还拍了另一位持“科学引导私家车消费”观点的照片。当天,回家路上遇到交通拥堵,场面混乱不堪,他当即拍下这一场景,并将其与前面两位不同观点的代表照片组合发表,让问题和观点形象地表现出来,引发了一场关于城市交通发展方式的讨论。

“两会是观察中国发展的窗口。记者要在这里观察并理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己把这种观察和理解传递出去。所以记者腿和脑子都要勤快,时刻准备按下快门。”李舸说。

今天的李舸身上,会随时带着两部相机,休息时摄影包一定要放在床头。谈及自己20多年摄影记者的经历,李舸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幸运”:他非常幸运年轻时开始参加两会的报道,非常幸运自己有机会报道两会这么多年,更加幸运的是近距离地接触并记录历史,收获了终生受益的财富。

“1992年我第一次上会时,是当时最年轻的摄影记者。一位老摄影记者指着我说,‘看你这个小伙子以后会怎样’。20多年过去了,我也不是小伙子了,但对两会和摄影的激情还在。”李舸笑着说。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