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 正文
惠安明清古建筑群 改写闽南“出砖入石”历史?
http://wmf.fjsen.com 2013-03-07 16:38  吴月芳 谢明飞 来源:东南网-海峡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沈厝黄氏宗祠

专家建议修缮 上报主管部门

东风村沈厝黄氏至今还有1000多名族人,黄氏家庙仍然在族人心中保留着重要的地位,一些重要的民俗活动还在家庙中举行。

昨天,到访专家纷纷表示,历经400多年的历史,建筑文化和家族脉络通过古厝的载体延续,建议黄氏后人对建筑风貌和现存文物价值进行梳理,制作成文本,形成修缮的建议上报文物主管部门。

姚洪峰说,去年年底,闽南红砖建筑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泉州红砖聚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沈厝黄氏古厝群属明朝建筑风格无疑,算得上红砖建筑至今现存的小聚落,对其进行保护是有价值的。

泉州博物馆馆长陈建中则建议,家庙今后如果修缮,应该考虑尽可能融入周边整体规划,成为保留闽南文化活态的展示空间。

原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栗建安说,黄氏古厝群经过历代重修,还保留着零星构件,整体建筑框架也在。建议应对建筑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将其打造成闽南红砖建筑的示范点之一。

□名词解释

“出砖入石”

是闽南建筑一种独特的砌墙方式,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红砖和瓦砾的交错堆叠,构筑墙体,交垒叠砌,呈现出方正、古朴、拙实之美。据《泉州府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1604年秋天),闽南地区发生严重地震,许多建筑倒塌,后来泉州百姓充分利用建筑废料砌墙。这种方法砌墙不但坚固防盗、冬暖夏凉,而且古朴美观,成为我国民居建筑艺术的一大奇景。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