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装铁观音差不多是这副模样
多家茶企上马项目
权威的调查报告显示,茶饮料产值已经占到整个茶产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若按每人年消费10公斤茶饮料来计算,未来茶饮料的市场前景确实值得期待。
其实,孙瑞金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两三年前,安溪的几家茶企业便都相中了茶饮料这个市场。大自然茶业的“富硒茶”科研成果已经问世,据相关人士透露,大自然的相关生产线已经在建设中,今年有望上马茶饮料项目。不过该人士透露,他们可能会在外包装上下更大的工夫,不会延续传统的塑料瓶包装。就安溪方面对茶饮料市场的探索来说,和金鹭宝、大自然相比,咏天华茶厂可以算得上是先行者。2011年,他们就开发了蜜茶系列的茶饮料。“我们负责提供茶叶还有蜂蜜两种原料,然后和外地的企业合作生产茶饮料。”咏天华负责人王永枝说,除此之外,今年他们还打算在茶饮料的基础上,延伸生产茶点、茶食品等与茶相关的产品。
“跳出茶叶,做大茶产业”是近年安溪县屡次提出的产业集群指导方向,专门生产销售茶叶已经无法满足多样的市场需求,从茶饮料到茶食品,甚至到茶具、薰香等产业链都将逐步围绕“茶”这一主题展开。“今后茶店只是一个平台,卖的并不只有茶叶这一种产品,茶饮料、茶食品甚至茶家具、茶文化产品都将依附这个平台进行组合性销售。”安溪县茶叶总公司副总经理苏少民说,与茶相关的其他茶配套产品的销售额已经占到个别茶店总销售额的50%,甚至更多。
“要先让更多的家乡人通过瓶装饮料的方式喝到安溪铁观音的味道。”罗继安说。
共同做大饮料市场
事实上,安溪茶企进军饮料界并非孤军奋战,此前,达利、盼盼食品、巧妈妈等已在饮料领域采取行动,可以预见,今年春夏的饮料销售高峰期里,“泉州军团”的力量将不容小觑。
例如,达利凭借着凉茶等系列饮料产品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在香港上市的蜡笔小新为了丰富自己的品类也已经签约明星,酝酿饮料新品;亲亲食品被恒安收购之后,逐步从原有的果冻类饮料起步,针对儿童市场,推出了“吸得动”类饮料产品。此外,将注册地设在韩国的巧妈妈食品,已经推出了小罐装的易拉罐饮料;公元食品则一口气推出了凉茶、花生牛奶、冰糖雪梨等品类饮品;喜多多抓住自己原有的椰果强项,从水果罐头生产线延伸生产果汁饮料。
“集体跟进证明市场吸引力大,但是品牌营销中一定要回避同质化的问题。”业内人士提醒说,饮料市场现在围绕的还是健康与口味两大主题,口味的独特以及健康绿色的营销重点不能丢,另外在销售通道上的建设也要力求差异化。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大商超的门槛较高,投入较大,前期可以根据产品的定位,先以社区小店及批发店为载体慢慢扩大品牌影响力,先行打开销路,建立口碑,之后再迂回杀入大商超平台。在此过程中,企业也不能忘记利用自己原有的营销渠道,比如茶饮料的茶店平台,婚宴饮料的酒店、喜铺等媒介。
![]() |
![]() |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