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民间狂欢:姑田游大龙 罗坊走古事 2013-02-27 08:39 吴旭涛 张杰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
游大龙、走古事……每逢元宵佳节,连城县城乡便异常热闹。 |
东南网-福建日报2月26日报道(记者 吴旭涛 张杰 通讯员 黄水林 李绍炜) 游大龙、走古事……每逢元宵佳节,连城县城乡便异常热闹,民俗活动多、传统“讲究”多,参加和观看的人更多,在传统民俗节日受到现代文明冲击愈来愈烈的今天,客家元宵节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打粉底,涂上红妆,再描眉,走古事的化妆不简单。 激烈的盛事 正月十五一大早,9岁的罗霖便被父亲带到“化妆师”罗太金家中,因为今天,他要在“走古事”中扮演主角天官。 “走古事”是客家人闹元宵的盛大活动,在连城的罗坊乡尤为壮观。相传,以前罗坊常闹旱、涝两灾,当地罗氏十四祖是清朝举人,曾任湖南武陵县知县,卸任返乡时,就把流传在湖南的走古事移授乡梓,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兼兴民间娱乐活动,自此相传至今。现在,当地七个房族,各出一棚古事。每棚古事由房族挑选身体健壮、胆量大的十岁左右男童两名,共14名,按戏剧内容装扮,勾画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主角,一名扮底座的护将。 罗霖扮演的是第一棚的主角天官,是14个孩子里“官”最大的。给他化妆的自然也是经验最丰富的罗太金,老罗已专门为走古事化了20多年的妆。只见他先给主角打上粉底,接着在眼周和上半脸涂上红妆,紧接着描眉,最后戴上假胡须,一个“天官”就出现了。“走古事的妆和演戏的可不一样,只要画上半脸就好,下半部分用胡须挡住。给走古事人物化妆的‘精华’在眉毛,文官的眉毛要弯弯的才文气,武官用朝上的剑眉才威武。” 化妆完毕,罗霖就与同一棚扮武将的罗文彬一起,绑到高高的古事棚上。两人年纪虽小,却丝毫不害怕。8岁的罗文彬还是自愿要求扮演的,他说,他不怕高也不怕摔倒,“我不会掉进水里,因为我演的是大将军”。 七棚古事准备完毕后,便在祠堂前整装待发。“每年的走古事很壮观,走得非常激烈,每一棚要两三套人马轮换,至少要16个人抬。只有体力好有耐性的人才有资格抬古事棚,被选中以后,我们就从正月十三开始斋戒三天,正月十六才能开斋。”抬古事的罗礼旺说,他年年抬,已经20多年了。 约10点,七支队伍先在屋背山的戏台前“较量”起来,神铳三响,呐喊声起。最先出发的是第一棚,如出弦的剑,速度极快,声势浩大,地上尘土飞扬。其他棚按顺序跟上,沿着顺时针跑。七棚竞争激烈,若后棚超过前棚就算吉利,按规矩,只有从外围超过前一棚才算数。第一圈没跑完,第五棚便被第六棚追上了。 12点,古事列队从云龙桥下水,进行水中走古事。当地人介绍,水代表财,进入水里就是“进财”,所以每年正月十五,不管天有多冷,都少不了下水走古事。幸好天公作美,当日暖阳,七棚古事蜂拥下水,逆水行走,河中溅起高高的水花,水深河道滑,摔倒了再爬起来,有的人掉队了干脆游回队伍中去。这时候,河边、桥上桥下、路边的房子上挤满了人,到处都是看客,锣鼓、鞭炮不停,直到七棚古事都抵达河边终点为止。这一天的走古事,吸引了超过一万人来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