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巡礼
深化措施抓创建 着力提升求实效
http://wmf.fjsen.com  2013-01-31 10:17:08  来源:文明风
    

(三)强化“五项管理”,着力优化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

围绕利民惠民的宗旨,突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这个主题,以规范城区管理为突破口,以依法管理、规范管理、长效管理为目标,不断加大各项管理力度,着力优化城乡综合环境。

1、强化环境卫生管理。一是完善设施。加大市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完善环卫设施。近年来投资近百万元改造、建设“密封式”垃圾中转站1座,消除垃圾在清理转运过程中的污染。投入120多万元,在城区主干道以及社区不断更新果皮箱、垃圾箱等环卫设施,进一步满足群众垃圾投放需求。投资近200多万在主要街区、人群密集处新增、改造公厕9座,实行免费开放、专人管理,以方便市民。二是落实责任。严格落实《县城环境卫生分段包干清扫》和《加强县城环境综合管理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大力推行垃圾清扫、收运、填埋等管理制度,落实卫生清扫“三定”( 定人、定岗、定责)和早、中、晚值班保洁,月末卫生检查等措施,切实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三是专项整治。以除“四害”和防治“禽流感”、“牛皮癣”清理等工作为重点,经常性组织开展规模较大的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发动全民参与,清理卫生死角、清除占道经营、拆除违章搭盖。四是检查评比。结合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楼院等评选,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周末卫生评比制度等,划定卫生责任区,加强卫生检查评比,落实部门督查、媒体曝光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2、强化交通秩序管理。一是完善设施。不断完善城区交通设施,组织开展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设置排查整治行动,两年来完善交通标志、标线54处,改造昙石环岛、县委门口等路段交通设施,排除不安全因素;新安装交通安全监控探头15个,进一步提高了县城交通管理水平和效能。二是严格执法。保持交通严管态势,落实主次干道路口勤务,组织开展综合性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行动,特别是强化了酒驾、醉驾、机动车乱窜、乱停、“五小车辆”交通违法等交通违规行为,积极查处公交车、中巴车、出租车交通违法行为,“摩的”、非客运车辆违法载客现象,有效遏制了影响交通秩序的突出问题,有效改善了县城交通状况。三是实施宣教。实施“文明交通行计划”,突出加强公交车、出租车文明行车和行人、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教育和整治,积极倡导市民从我做起,从脚下做起,行文明路、开文明车、做文明人。广泛开展“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报纸、电视台开设交通安全教育专栏,组织“交通安全图片巡展”等警示宣传教育,提升广大群众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据统计,两年来举办交通安全巡展70多场次、播放警示教育片100场次、上交通安全教育课150节次、发放宣传材料12万多份、交通安全短信提示20多万条。

3、强化社会治安管理。一是落实责任。健全单位主要领导履行综治工作实绩档案,层层签订综治工作责任书,落实综治维稳工作量化考评制度,实行每月一考评一通报,切实维护全县社会治安稳定,群众对治安的满意度不提升。二是平安创建。深入开展“平安先行乡镇(街道、单位、村居)”活动,目前全县达标乡镇有10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66.7%;达标村居152个,占村居总数的48.25%;广泛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制定“平安家庭”创建滚动管理办法,组织平安家庭户结对帮扶,进一步扩大平安家庭覆盖面。三是加强巡逻。公安机关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在继续完善网格化布警和堵截网络、快速反应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路面GPS巡逻车巡逻密度和范围,加大对重点路段、公共场所、复杂地区及案件多发易发时段的巡逻控制力度,做到“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的全天候治安巡逻。

4、强化饮食安全管理。一是强化制度。不断强化市场管理,大力推广“净菜”上市制度,严把产、运、销三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垃圾量;深入开展争创“无假货集贸市场”活动,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加强市场巡查力度,设立投诉台、公平秤,严禁“三无”商品上市危害群众健康。二是强化治理。组织“五小店”和中小餐馆专项整治行动,以餐饮消费安全整治为重点,以量化分级管理为切入点,经常性组织开展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要求餐馆亮证经营、做好食品原料的采购索证索票及建立验收台帐工作,对餐饮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开展全面检查,禁止使用非食品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规范餐饮业加工操作行为,加强餐饮具消毒保洁工作,完善“三防”(防尘、防虫、防鼠)等卫生硬件设施。三是强化督导。持续开展查处打击无证照经营行为,采取治理与引导、处罚与教育、查处与转化相结合的办法,严格按程序办证,做到合法经营。两年来,现场发放卫生防病知识宣传资料3000多份,提出卫生监督意见书70份。进一步加大卫生监督力度,督促城区“五小店”配置完善卫生设施,规范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掌握相关卫生知识,健全公共用品、用具日常洗消台帐,切实提升城乡区公共场所卫生整体水平。

5、强化文化环境管理。一是加强指导。坚持以防为主、管防并举,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环境。一方面积极培育文化市场,鼓励集体、个体兴办文化产业,做到布局合理、种类齐全,大大提高社会文化产品的供应能力。另一方面,落实责任,定期进行对经营户进行复查,保持对文化市场的动态管理。二是强化监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加大整顿力度,规范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向社会公布监督投诉电话“12318”,调动乡镇村文化协管员和社会群众的积极性,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督。聘请30多名网吧义务监督员,随时收集、反馈网吧的管理动态。强化行业自律,与全县所有网吧业主签定责任状,发挥县行业协会自我约束、调整机制,加强网吧经营行为的内部监管。三是强力执法。组织开展了文化市场集中执法行动、保护知识产权“反盗版天天行动”、网吧专项整治行动等,坚决取缔非法文化活动组织,打击非法出版的音像制品,整顿地下书摊、无证网吧、游戏厅(室)等活动场所。两年来,共出动检查人员1260人次,检查网吧2150家次,取缔黑网吧6家并查扣相关设施;对非法图书、盗版音像制品、盗版计算机软件等违规文化产品进行依法收缴,进一步净化了文化市场。

(四)突出“五项内容”,着力拓展群众性的创建活动

坚持把组织、指导和推进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提升城乡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载体、培育典型、示范引领等措施,使精神文明的各项要求渗透到社会每一个“细胞”。

1、突出弘扬传统文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一是完善文化设施。动工建设以展示福州地区(以闽侯县为主)明清民俗风情的闽都民俗园,以及博物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大力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有13个乡镇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改扩建(“青口镇文体中心”正在建设中),建设“农家书屋”200多个,“健身路径”300多条,篮球场155个,并积极筹建标准化、规范化、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二是活跃文艺活动。结合节庆日和招商庆典活动先后组织了“激情闽侯”、“平安闽侯”、“民间民俗文化节文艺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2010年元宵民俗文化节,获得了全市二等奖。精心组织和指导“激情广场”等文化活动,继续推进“红歌大家唱”和廉政歌曲大家唱,提高广场文化层次和水平。三是培育文化精品。精心挖掘培育“喜娘文化”、“义姑文化”、“泰山文化”等民间民俗文化,培育民间特色文化活动健康发展。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相继推出《福州女人》、《义姑》、《接任》等10多本(首)具有地方特色的闽剧、曲艺和音乐新品,选送作品参加福州市第21届戏剧剧本征文比赛,获得多个奖项。邀请专家学者担任艺术顾问,投资制作大型动漫《海峡神灯》、数字电影《少年侯德榜》力争再出精品。四是提升文化品位。以“八闽首邑、书香伴我”为主题,持续开展“读书月”和“纪念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大兴读书阅读之风,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社会氛围。认真组织创作“现代文明小戏”作品并汇编成册,组织开展“文明小戏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挖掘培育夕阳红文艺队、女子腰鼓队、闽剧票友等民间文艺队伍,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品位。

2、突出乡风文明建设,提升新农村文明程度。一是清洁家园。大力开展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各乡镇(街道)建设1个垃圾处理场、完善两支队伍(保洁、城管队伍)、落实三项制度(门前三包、公厕、市场管理制度),狠抓“四清十改”(清垃圾、改厕等)措施,广泛开展“清洁家园、共创文明”村居环境整治行动,切实转变村容脏、乱、差现象。截至目前我县有12个乡镇、170个村居通过“家园清洁行动”省级验收。二是移风易俗。深入开展“‘四榜’树样板”、“先进文化进祠堂”、“婚育新风进万家”和星级文明户等创评活动,坚持移风易俗,引导农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三是交流提升。通过召开“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现场会”、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措施,交流学习兄弟县(市)区的文明村镇创建典型经验,推动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上新台阶。四是产业推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着力培育“海西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棋磐寨、白沙湾等11家旅游企业获批“省级农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在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美化农村人宜环境等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3、突出文明行业创建,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一是优质服务。围绕各行业规范服务程序、标准、承诺、言行等四个方面要求,引导“窗口单位”、“服务部门”把行业创建活动与加强诚信建设相结合,把优质服务与规范管理相结合,把推行承诺服务与健全监督机制相结合,大力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组织开展企业文化论文评选、企业精神征集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各行业的服务水平、创新意识和品牌理念。二是测评推进。组织开展行业优质服务群众满意率测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服务质量明察暗访活动,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评议各行业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增强各行业的服务意识,县环境保护局服务窗口等10个单位被授予闽侯县2010年“十佳服务窗口”荣誉称号。三是行业创建。以“效能建设”为抓手,围绕“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深入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活动,县文明委多次召开文明创建现场会、经验交流会、指导各行业以“共铸诚信”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建诚信一条街”、“诚信企业”、“诚信用户”等系列评选活动,群众信用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县涌现一大批文明单位创建的精品。县国税局被评为“全国国税系统文明单位”、县地税局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4、突出“和谐创建”活动,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一是突出主题。以“万众一心、同创和谐”为主题,积极把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春风行动”、“救助贫困母亲行动”、“送温暖、献爱心、促和谐”、“文明春风暖万家”等社会公益捐助活动,努力营造“一人有难八方支援”良好的社会环境。两年县红十字会等社团组织共募捐款、物350多万元。二是突出助困。成立“闽侯县慈善总会”,切实为社会弱势群体和特困人员排忧解难,广泛开展“爱心超市”助困活动,每年发放爱心购物卡500多张,价值37.5万元。成立“农民工帮扶救助中心”、“闽侯县救助管理站”,努力为外来务工人员、流浪人员、孤残儿童提供帮助,两年来共帮扶困难农民工、救助流浪人员320多人次。实施爱心助残“安居工程”项目,2010年为470户贫困残疾人无房户、危房户提供安居补助款1000多万元。三是突出助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读问题,全面推行外来务工子女同本地学生同等优惠待遇,免收借读费、学杂费等,经费由县财政列支,目前全县有10543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广泛开展金秋“关怀助学”活动,5年来共资助了1600多位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350多万元。四是突出扶贫。积极开展“1+1结对帮扶”、“爱心满溢、城乡共建”等结对帮扶活动,引导文明单位、爱心人士同落后村居、困难户等签订长期“一对一帮扶”协议,从资金、物质、技术、文化等方面给予稳定支持,扭转落实局面,逐步走出困境,脱贫致富。扎实开展社区帮扶活动,推进“和谐社区”、“和谐邻里”建设,“拗九”节敬老孝亲、“五好文明家庭”、“好邻里”评选等系列活动,营造了“文明祥和、互助友爱”良好社区氛围。

5、突出志愿服务工作,倡导和谐社会风尚。一是健全组织架构。全面贯彻实施省、市关于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筹备成立了闽侯县志愿者联合会,审议通过《闽侯县志愿者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领导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志愿活动的组织管理。二是壮大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工作,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印制《志愿服务证》完善志愿服务台帐,规范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目前我县已组建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夕阳红志愿者等各类专业志愿服务队伍30多支,注册志愿者达6万多人,占全县人口9.2%,覆盖各行业、各乡镇。三是倡导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组织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爱在家乡、暖在闽侯”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围绕“讲文明树新风”主题,组织开展“迎国庆60周年献爱心志愿服务周”、“迎世博、迎特奥,讲文明、树新风”、“关爱空巢老人”等活动;围绕文明县城的创建,组织开展了“交通文明”、“环境卫生”、“卫生健康”、“网吧监督”、清理“牛皮癣”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志愿者达10万多人次,大力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为闽侯文明县城创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两年来,闽侯县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今后,我县将以创建新一届文明县城为契机,加大创建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优化环境秩序,提升县城形象,努力把闽侯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的福州新市区。


责任编辑: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