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第11期
http://wmf.fjsen.com  2012-12-28 10:40:01 来源:省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平和县秀峰乡留守儿童工作抓得实

平和县秀峰乡地处平和县西北部,是处于闽粤两省三县交界的一个山区乡。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农民不断增多,大量未成年人成为了留守儿童,占到了全乡青少年的80%以上。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呵护和有效的家庭监护,容易发生心灵受伤害、权益受侵害等问题。秀峰乡党委政府把加强留守儿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全程、全员性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工作,切实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主要做法是:

一是深入调查摸底。年初对全乡1236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大多数父母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孩子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的比例最高,为78%;与亲戚等人生活在一起或寄养在别人家里,占16.2%。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和父母分离,存在“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和自信心,学习成绩差、不良行为多、厌学倾向严重等诸多问题。有68%的留守儿童觉得学习有困难且容易放弃,所以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的仅占7.5%,处于“中上游”的占36.8%,成绩“一般”的占40.9%,“不太好”的人数占14.1%,整体学习状况不容乐观。调查还发现,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心照顾,亲情与管束明显缺位,有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叛逆、自私倾向。

二是细化帮扶措施。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该乡深入分析问题原因,多措并举进行关爱帮扶。1、捐资助学。建立“流动人口爱心帮扶基金”,对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开展捐资助学行动,按实际调查情况直接给予经济支持,资助标准200元至1000元。为学习优秀或取得成绩进步的留守儿童设立奖学项目,标准为200元至500元,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勤勉向上。2、结对帮扶。乡综治办、计生办、派出所、团委、妇联等部门以“大手牵小手 爱心助成长”为主题,联合举办结对帮扶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志愿服务行动,成立“幸福——教育”学习志愿服务队。首批20名问题留守少年儿童和困难留守少年儿童与由乡政府机关青年干部组成的青年志愿者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志愿者和帮扶对象共同填写“爱心服务卡”,通过谈心、赠送学习用品、关爱日常生活、联络家长等方式,为他们提学习成绩、暖心灵世界、保合法权益、助健康成长。3、亲情呵护。每个学校都开通“亲情热线”,接受留守儿童倾吐心声,同时加强家校联系,共同管理和照顾学生的学习生活。

三是形成关爱网络。全乡上下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网络,共同拒绝未成年人犯罪。以学校为阵地,选派多名优秀的派出所民警担任法制副校长,通过开展学法用法征文、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制进校园等形式,将法律知识深入浅出地融入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中。以家庭为基础,借家长会之机,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活动,为家长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巩固家庭保护屏障。以投入为保障,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图书室、活动室,配备大量的文体器材,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多渠道发动社会各界人士为留守儿童捐赠书本1.5万册,捐资助学、奖学奖教基金18万元,为留守儿童的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由党政主导、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强有力工作,秀峰乡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学校、家庭、职能部门四位一体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网络,促进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关心、关爱和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取得了良好成效。2012年初考成绩由去年的同类校倒数第二提高到今年同类校第二名,中考成绩比往年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全乡中学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小学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自去年以来,全乡实现青少年“零犯罪”,各中小学没有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社会更加安定稳定,留守儿童的社会生活环境更加文明和谐。

(平和县文明办、秀峰乡)


上一页 [1] [...]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李琰之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