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五个工程”推进文明村镇创建
1.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以乡镇“三校”(文技校、文明夜校、业余党校)为阵地,以培育新农民为目标,聘请涉农专家、技术人员为指导员到基层做现场培训,选派7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乡间地头服务,制作电话联系服务卡3万张,随时为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组织了阳光工程、巾帼科技、青年乡土人才、产业务工实用技能等多层次的培训,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196人。举办“道德模范基层巡讲”、组织电影《父亲朱邦月》、配乐诗朗诵剧《为爱而来》巡回演出等多形式的活动宣传,受众面达6万余人,有力提升了农民的科技法律知识和文明素质。
2.农村生态建设改善工程。以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为抓手,大力推进“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示范工程建设,农村生态进度居南平之首。仅2011年就投入资金2500万元,惠及和水北等8个乡镇(街道)、25个行政村。建立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机制,激励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共有10 个乡镇被评为“福建省生态乡镇”,占全市乡镇的三分之二,77个行政村被评为省、南平市生态村,占55%。2012年再投资2200万元在肖家坊镇将上村等16个行政村推动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3.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工程。结合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一净(净化饮用水)二建(建好公厕、沼气池)三绿(绿化村边、路边、水边)活动,改善、完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全市21个新农村试点村规划农民新建住宅3699户,规划用地1227亩,2275户启动建设,建成徽派“马头墙”住宅435幢。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9.5万余人;解决8所学校不安全饮水师生人口1万余人,一体化净水器普及率达80%。投资500万元在乡镇所在地行政村和中心村新建50个水冲式公厕。近3年累计完成沿路、沿江一重山造林绿化面积28910亩。初步形成以和平镇为中心的旅游观光型城镇,以吴家塘镇为中心的工业型城镇,以拿口镇为中心的工贸型城镇,以沿山镇为中心的生态农业型城镇。
4.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普及工程。充分利用“三堂改书堂”、“立四榜树样榜”等闽北特色活动载体,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放心消费店、“五好文明家庭户”等道德评议等活动,积极倡导新风尚。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组织开展三角戏、傩舞、过火节、抢酒节、农民趣味运动会等地方特色文体等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俱乐部的阵地作用,推进“做文明有礼邵武人”、“情暖邵武、结对帮扶”、“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 美德在农家等”、“六提倡、六反对”等活动的落实。2009年以来,省、南平市两级文明单位共结对帮扶468户群众,帮扶物质和资金66.3万元。目前,农村信用户达1.8万个,占农户数31%;“五好文明家庭”达2万余户,乡风民风有了明显的提升。
5.农村基础文明督查工程。紧紧依托乡镇精神文明创业竞赛活动这个抓手,督查、协调、指导乡镇深化创建工作。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入手,督促新建改建了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24个精品村俱乐部。全市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点计划完成率达100%,建成了沿山、卫闽等5个乡镇未成年人活动中心。配备200台“绿色电脑”,在所有乡镇建立“绿色网室”。从村容整洁入手,每季对乡镇所在行政村及其它1个行政村进行环境卫生督查,深化农村以治理“三乱”(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提升群众“四清”(清理垃圾、水沟、路障、庭院)自觉性为重点的创建活动。从增强乡镇创建意识入手,将乡镇纳入邵武市创建全国文明城竞赛活动考评系列,参照《测评体系》制定乡镇、村年度考评办法,对乡镇宣传委员、文明办主任进行业务培训,提升镇村创建责任感和主动性,各级文明村镇的创建率达80%,比上一届提高17%。
(邵武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