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增刊第10期
http://wmf.fjsen.com  2012-11-19 10:15:13 来源:省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长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黄仲芳:

坚持“四个突出”  建设生态之城

一是突出项目运作。把农村精神文明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为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创意文化发展等重点建设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到五大战役、十大竞赛活动中,确保农村文明创建有成效、有亮点。列入“五城同创”。与全国文明县城、卫生县城、生态县、园林县城、森林县城等“五城同创”活动捆绑推进,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文明县城荣誉称号,成为全省首个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的县份,代表了目前国家较高的生态水平,文明村镇覆盖率67%,岩溪镇成为第三批全国文明村镇。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环保、安保等一批民生问题明显改善,农村等级水泥路、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人口计生连续九年保持全省计生一类达标先进县,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农村住房统保,城乡群众、干部职工收入明显提高,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位居全省前列。列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中华汉文苑、龙人古琴文化村等一批文化龙头企业、特色文化企业、文化创意企业、新兴文化企业,精心包装“慢客村、慢客园、慢客岛”等一批以“慢生活”为主题的旅游项目,成功申报注册慢(漫)客系列商标36件,实现文化与旅游和谐互动。

二是突出打造精品。坚持把打造“田园风光、生态之城”作为推动乡风文明的民生综合工程、新农村建设抓手,把乡村、田园、山林、水域等统筹起来规划,与经济发展、村庄环境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等工作捆绑开发,整合为小城镇建设、小流域治理、小片区提升、小水利开发、小社区配套、小产业发展等“六小工程”,突出以山为依衬、以水为脉络、以田为基底、以路为骨架,开展“三村、四路、五区”重点示范区域集中整治,涉及5个镇(区)、13个行政村,线路总长44公里,实施“搬、拆、建、绿、整、改”等6大类、235个子项目,探索建立“美、用、管、合、简、富”等长效机制,挖掘一派富足和谐、舒适安逸、美观整洁、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风景,初步体现“显山、露水、秀村、融绿”田园风光效果,实现“山青林茂、水体良好、道路明畅、良田飘香、村庄秀美、厂区景化、城镇宜居”的目标要求,顺利通过省市拉练检查,被省主要领导肯定为全省典型,上升为实现“三个更加福建”的一种模式,在全省进行总结宣传推广。

三是突出完善机制。坚持从机制入手,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常抓不懈、取得实效。活动常态化。县、镇两级都设立领导小组、专门机构,组建149名县、乡、村三级时政宣讲员队伍,设立172家文明市民学校、家长学校、农技校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期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行军民共建、城乡共建、结对共建等多种模式,做到每个乡镇、每个单位、每个村都有一支专门队伍在抓文明建设。投入多元化。逐年增加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财政预算,充分运用税收、贷款、价格等经济手段,带动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娱活动开展等,形成滚动投入、滚动产出的良性循环。宣传立体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流动宣传车、文艺演出、公益广告等手段和阵地,在主要街道、重点场所设立公益广告宣传牌、悬挂创建标语等,广泛宣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要求、典型,做到有声、有色、有影。

四是突出群众参与。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充分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城乡文化。深入开展“春之歌、夏之舞、秋之赛、冬之戏”系列文体活动,开展文化乡镇、文化村庄、文化企业等创建活动,在重大节庆、纪念日举办元宵焰火晚会、龙舟赛等大型文体活动,活跃地方特色文化。同时,重视外来工文化生活,完善文体娱乐设施,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体育竞赛、文艺表演等活动,不断丰富外来工文化生活。深化公益活动。开展无偿献血、慈善助学、情系灾区等爱心救助活动,全县慈善事业蔚然成风。特别是在全市率先成立县级志愿者协会及基金会,每年都广泛开展关爱农民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各种便民利民活动,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有162支、人数1.26万人。树立道德导向。注重挖掘典型,表彰先进,用模范引领风尚、形成导向,先后表彰两届县级道德模范和一批十佳好人等活动,有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福建好人榜”,2人被评为漳州市道德模范,2人被评为2008年度、2009年度感动漳州人物。

几年来,长泰县注重用现代文明引领传统文化、用创意文化提升产业活力,加快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城市文明、村镇文明互相促进,促进了文化产业与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我们要以这次工作会为新的起点,认真学习借鉴各兄弟县(市、区)的经验与做法,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推动长泰跨越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上一页 [1] [...] [3] [4] [5] [6]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陈楠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