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作师古而不泥古
为了追求在书法实践中不断超越,林玉梅不仅书外求书,师古而不泥古。还溯流求源,不断临古,强调体悟。
2005年中书协培训中心的函授学习,与刘文华老师的结识是林玉梅学书之路的一个转折点。受其启示,林玉梅懂得思考如何在传统经典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书法语言,并开始关注晋人写经、经书残卷、楼兰简牍、敦煌遗书、民间书法、造像墓志等各家书体。她说,那些古拙、雅致、率意、自然之美深深吸引着她。面对那纯真自然的章法、随意欹侧的结体、疏密开阖的字距、不计工拙的用笔,她的心态放松了,用笔自由了,也渐能从严谨的法度中走出来,学会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解读"经典",变被动临写为主动、抒情、写意的创造性活动,将平时积累的笔墨语言融入到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运的创作中。
女性书法界独占鳌头
林玉梅一直想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正书小楷进入她的主攻方向,她继承传统,极力追求谨严端庄,清秀俊雅,古朴灵动的书风,并渐有体悟和收获。已故着名画家陈逸飞先生说过:"艺术太雅,孤芳自赏,不行;太俗,品位太低,也不行。只有当雅俗有机结合时,艺术才能显现其顽强的生命力。"林玉梅的作品是游刃于传统性和现代感之间,精美典雅的形式,静雅灵动的结体,萧散飘逸的韵味,坚实的笔墨蒙养,深厚的帖韵主调,多变的碑骨意趣。
在创作之中,她常会颇偏于小品一类。小作品给人的儒雅气息,同样传递给美感,同样让人惊心动魄,刻骨铭心。我们仿佛可以看见林玉梅在细细品味一片片前朝遗留的青花瓷片,那种专注和执着似乎在倾听一种久远的旋律,所以,我们在欣赏林玉梅的作品时可以感受那种独特的古典意趣,它和李清照的词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悠悠扬扬,一步三叹,欲说还休,隔帘兴叹的感觉我们似乎也能在林玉梅的小楷里捕捉到,书法杂志主编胡传海说过:"归纳林玉梅小楷的那种特色,天青瓷白四字应该是最贴切的。"近几年,林玉梅各体兼备,也在行草书隶书中下功夫,在潜心临池的同时,也不忘读点书,画点画。尽量使所学相互融汇,以期拓展自己的学习和创作空间,活跃艺术思维,提升艺术品位。
反观当下之艺坛,在男性占有强势而女性书法历来微弱绵薄的书画界,林玉梅显然有着难得的锐气和果敢。她的作品不求大,不惊乍,透着的是一个成熟女性的价值判断和趣味追求,是对世俗的警惕和突围,也是对真性情与真本色的坚执。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2-03-27宁化县书法家与城东师生面对面交流书法
- 2011-02-25台胞书法家陈岳山书艺展在漳平举行
- 2011-02-25书法家沈鹏:我从诗意悟书魂
- 2011-01-21龙海书法家下乡赠写春联送祝福
- 2010-08-04青年书法家叶韶霖:心悟精微 墨传雅韵
- 2010-05-27旅美书法家张文东向省红十字会捐赠10幅书法作品
- 2010-05-24福建著名书法家曾光明首创“知足常乐”合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