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轶闻 > 正文
93岁老人湖边义务扫地7年 每天清扫需5个小时
http://wmf.fjsen.com 2012-11-06 10:42   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每天忙碌5小时他春节也不休息

汪林炳的孙子说,汪林炳每天凌晨5点钟起床,6点准时出现在环湖路上清扫,“下午再做一次保洁,每天工作5小时以上,仅1.5公里长的环湖路就要清扫3个多小时。”

“每天从家里到环湖路就要走1个多小时。”汪林炳说,虽然从家到环湖路只有1.5公里,但是93岁高龄的他,加上左眼失明10多年,走路很慢,往返一趟就要2个多小时。

环湖路上,老人拿出自己制作的扫帚,是用竹枝和几根木棍绑成的。“制作得很简单,扫完就放在路边,下次接着用。”汪林炳说,刚开始,虽然是制作很简单扫帚,仍有人拿走,“后来晓得是我汪老头的,就没人拿了,我就几百元退休补贴,除了自己开销外,还要接济患病的二儿子,为了节约开支,只能找桉树枝或竹枝自己做扫帚,不知道已经用烂了多少把。”

现在,老人还在环湖路沿途设置了垃圾筐,散步的行人乱丢垃圾的行为越来越少。

建公厕修道路他出钱又出力

2008年,环湖路打扫干净后,汪林炳又发现一个新问题:场镇居民到环湖路休闲散步的人越来越多,由于没建厕所,让一些内急的人觉得很不方便。于是,老人萌生了修建一个简易公厕的想法。

在环湖路中段的一块开阔地,他先掏钱请人挖了一个土坑,用水泥、河沙进行硬化,然后让儿子帮忙买来塑料布,将土坑围起来,上面撑上一把遮阳伞挡风雨,旁边的一棵大树上挂着手写的“厕所”的木牌。厕所搭建成功后,老人还用自制的盛水用具,在里面装满从湖里取来的水,供方便后的行人洗手。

由于受三岔湖水长期的拍打、冲击,环湖路有长达20米的路面下的土层被不断冲走,不仅影响环湖路的使用寿命,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今年8月,湖水退去后,汪林炳立即挑来泥土,把原来冲走的土层一点点地填满夯实,然后到处收集废弃的半截砖头,密密麻麻地砌在土层外面,避免了土层再次流失。

汪林炳说,虽然活到90多岁,但几乎没有住过院。“我生活很讲规律,每天都起很早,夏天5点起来,冬天5点半就起来,然后煮早饭吃,再出去散散步,午饭和晚饭都是‘一锅煮’,就是肉、菜、饭煮一锅,加上年轻时经常吃面食,所以身体呈碱性,很健康。”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