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特别话题 > 正文
当传统艺术遇上当代思维

2012-11-06 10:09  张静雯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0月28日,一出“穿越”古今的木偶戏——《那一年,我们一起救的女孩》在厦门热闹上演。

“创新”让“传统”充满生机

在观众叫好声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传统文化团体凭借对现代元素的大胆运用,让自身的呈现形式更加活泼、更加幽默,由此赢得了更多的市场关注。

“同样是演《那一年,我们一起救的女孩》,如果是演给小朋友看,我们演可爱版;如果是演给一家老少看,我们演欢乐版;如果是走入剧场办售票,我们就演悲剧版。”台中声五洲掌中剧团的团长王英峻先生表示,台湾剧团是靠演出收入生存的,剧团只有通过创新适应演出环境的变化,让观众买账剧团才有所发展。

十年前,由于台湾中南部地区传统木偶戏市场的萎缩,王英峻开始尝试大型创意木偶戏和金光布袋戏,并在演出开场前增加杂耍和特技表演吸引观众。

“改革后的布袋戏(木偶戏)很受欢迎,走到哪里观众都爆满。”王英峻说他的这次试水很成功,声五洲掌中剧团因此有了一大批的“粉丝”。

“台湾的传统艺术表演团队,面对生存压力,往往对市场有敏锐的感觉”,在31日举行的“传统艺术与当代思维”研讨会上,厦门台湾艺术研究所所长曾学文表示,由于擅长在传统艺术中引入时尚潮流元素,台湾传统艺术表演团队在拓展传统艺术观众群体上,有独到的贡献。

“台湾的汉唐乐府可谓是创意传承的一大高手。汉唐乐府运用南乐与梨园戏科步来打造南音乐舞剧是相当成功。它既保留了南乐音乐的传统,又在形式上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载体,让南音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为更多人所熟识,也为自己争取到了获得更多的表演市场。”曾学文说。

2008年秋,台湾南音乐舞团体汉唐乐府推出的大型古典南音歌舞戏《韩熙载夜宴图》曾在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上演。它成功地让南音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走出小众的范围,为更多的人欣赏和接受。

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是这样评价“汉唐乐府”的:“不但尊重传统,甚至对传统顶礼膜拜。” 其实,除去现代剧场的灯光和舞美设计,汉唐乐府的表演在本质上是一种“传统加传统”的创新。

汉唐乐府的当家人陈美娥强调,艺术是经过历史锤炼,风格固化后,才形成文化、形成传统的。汉唐的优势就是这种自己民族的风格,既新又古。

在汉唐乐府的发展轨迹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开发互相交织,对我们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颇有价值。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