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特别话题 > 正文
当传统艺术遇上当代思维

2012-11-06 10:09  张静雯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0月28日,一出“穿越”古今的木偶戏——《那一年,我们一起救的女孩》在厦门热闹上演。

  精彩的演出,让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

传统艺术有点“潮”

东南网-福建日报11月6日讯(本网记者 张静雯)10月28日,一出“穿越”古今的木偶戏——《那一年,我们一起救的女孩》在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的西广场上热闹上演。

很“潮”的剧名、绚丽的灯光、时尚的音效、搞笑的剧情……观众小王感慨:“原来那么‘土’的木偶戏还可以这么演啊!”一场戏下来,小王已经忘记自己叫了多少次“好”了。

小王是漳州人,小时候在老家看过不少木偶戏表演。在他的印象中,木偶戏大多表演老套的忠孝节义故事而已。“没有想到当下最红的‘骑马舞’、台湾流行的‘台客舞’,都能成为剧中内容。”小王说,这出由台中声五洲掌中剧团带来的木偶戏,彻底颠覆了自己那么多年来对木偶戏的印象。

演出谢幕后,一堆观众带着孩子来到台前,和戏中的主角们一一拍照留念。李先生是特地带孩子来感受传统布袋戏文化的,他说:“剧团很贴心,他们用普通话介绍故事情节和剧中人物,只是在表演中穿插闽南语。我和孩子不懂闽南语,但也能够看得懂故事,体会得到其中的快乐。”

在此次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上,成功运用现代元素让传统艺术突围的不仅仅只有木偶戏《那一年,我们一起救的女孩》。

29日晚上,来自台湾戏曲学院的师生们为市民们带来该校的年度大戏——京昆戏曲《杂剧班头——关汉卿》。

这场创意十足的京昆戏曲采用元代散曲四折一楔子的体制规律。剧中,《单刀会》和《窦娥冤》两折以昆曲演唱,借此表现经典;而《救风尘》和《鲁斋郎》两折因未留有昆曲形式,选用京剧呈现。在叙事方式上,该剧采用现代感十足的“戏中戏”叙事结构,勇敢地打破了传统戏曲的时空观念,可谓是令人耳目一新。

陪女朋友看戏的吕先生是第一次近距离的感受京剧和昆曲,他说:“印象中,昆曲和京剧都是给老人家看的,咿咿呀呀地唱个没完,很没劲。但是这出戏开场时LED屏幕上展现的动画就把我震住了,那么精美。开场后,戏的内容也很丰富,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四个小故事串起关汉卿的一生,其中还穿插丑角串场,很好笑。以后有这样的演出,我还要来。”

除了台湾剧团的演出,艺术节上,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的高甲戏《淇水寒》、厦门南音乐团的南音《情归何处》也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当代的元素,让观众和专家眼前一亮。

在当下,当混搭已成流行,当交响乐都成为百搭的背景时,传统艺术加上现代元素,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