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红日亭施粥“映日”爱心别样红
http://wmf.fjsen.com 2012-10-17 11:17  王永生 来源:中国文明网临沂站    我来说两句

23位温州老人的施粥之举,加深了我对温州这座城市的印象:既有财富,更有精神;既能创业,更有爱心。看似一碗热粥,包含了全社会的热力,折射的则是整个城市的慈善行为。“红日亭”的施粥,不只是一种施舍,更是一种事业,一份爱心,一份执著。“老年人做点好事,有利于下一代的发展”,施粥老人简简单单的一个初衷驱动,让红日亭粥摊如此热烈,吸引了富人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倾情加盟,办成了地标式的公益事业,打响了城市慈善的名片。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小群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但道德的示范力量却是无穷的,带动的不仅是更多人的关爱,更带动理念的转型,道德的向好。

近年来的“腊八”,许多城市开始恢复“施粥”的传统,而且场面越来越火爆,衣着光鲜的时尚男女于寒风中排长队,就是为了等着领取一碗腊八粥。人们之所以不惜冒着寒风费时耗力地跑出去领碗粥,是为了追念一种久远的传统。自古以来,人们特别注重在腊月的行善施德,通过施予救济帮助贫穷者度过严冬,顺利熬过“年关”。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能够大力发扬光大“腊八粥文化”,借助这一时机进行更多的慈善活动,给予贫困者更多的救济,既是对贫困者的雪中送炭,又很容易营造出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

“慈善”是一面镜子,照出生活冷暖,也折射社会良心。“平民慈善”凭着个人的爱心及责任感,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也许比不上动辄捐款上千万的企业出名,但这种做法在道德上是很高尚的,应该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国外有很好的“慈善传统”,范围涉及贫困救助、野生动物保护、儿童收养等等。在中国,慈善公益行动往往是由政府担任主角,它具有强大的执行力,但是有限的政府并不能保证让阳光照射每一个黑暗的角落。因此,社会力量的参与已经成为必然。无论是每年捐款的数量、参与慈善行动的人数,都是一件让人感动的事情。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