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台商投资区的骆先生意外接到当地公安分局的报警回访电话。在民警的引导下,骆先生在电话中就前几天民警出警是否及时、着装是否规范、处警态度是否文明、处警结果是否满意等进行了评价。“报警求助后,警方再回访,类似的社会管理举措拓宽了警务监督渠道,真正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骆先生赞道。
并不算新词的“社会管理”,从没像今天这样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共鸣。
一段时间来,各级各部门从群众身边的社会事务做起,从百姓最关心的社会保障和民生事业做起,创出了百姓社会生活的种种新气象。企业白领张韵爱逛街,她能说出不少百姓日常出行中的“创新事”:“出门前,可以通过泉州公交实时到站信息查询系统查询公交车到站时间,节省了等车时间;上车后,公交车夏天全程清凉,无须多付空调费;逛街游玩时,轻轻松松找到打扫整洁、免费开放的新公厕……”点滴便民服务集结“成片”,让市民感觉泉州城市生活越来越舒心。
针对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泉州市全面推行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群众产生的医疗费用在医院收费窗口即时结算。今年起,民政部门推行的城乡医疗临时救助制度也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现已有9个县(市、区)实现即时结算服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也积极稳妥推进。7月1日起,在泉州市普通中学具有正式学籍且连续就读满2年以上(含2年)、现就学泉州市普通中学高中部的学生,经审核可将户口迁入就读学校学生集体户,从户籍上解决了来泉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升学问题。泉州市还将推行来泉务工人员居住证制度,凭一本《居住证》,来泉人员可享受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就业培训、住房等方面的25项市民待遇。
而从6月1日起,泉州市推行的第四轮行政审批改革也给群众社会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其中,取消市级行政审批项目20个,下放县(市、区)的行政审批事权31个大项59个小项,改为即办件41个小项等。41个可现场办结的即办件中,共有32个住房公积金相关事项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办结改为即办件,涉及缴存登记、提取业务、逐月还贷等,受益人群广泛。
□本报记者 陈淑华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