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郭跃民母亲80大寿,几个兄弟姐妹合计了一下:按惯例,酒席起码摆150多桌,此外要挨家挨户送喜糖喜饼,平均每份100多元,总共大概要花150万元。郭母办寿有先例,2000年,70大寿时,郭家花了70万元。
“寿宴办下去,150多万元,两三个钟头就没了,为什么不省下来,捐出去做公益呢?大家讨论了一下,都同意,母亲也非常支持。于是就把150万元捐给石狮市慈善总会,其中,30万元定向捐给村里的石湖小学,以母亲的名字设立玉珠教育基金会,20万元捐给另两个回族村设立教育基金。”
“我一带头,村里人也跟着往这个方向走。第一个跟着捐款的是老村书记纪世贤,他父亲80大寿也没庆祝,捐出10万元给石湖小学。乡亲们说,如果大家都这样,每年省下来的钱就不得了。你想想,这里人一辈子要做多少红白事?14天、满月、周岁、16岁、结婚、寿辰、丧事,数都数不过来。再加上神事、佛生日、普度节。以普度为例,我们这里每个村12年轮一次,轮到谁,谁就要大操大办,酒席摆到手软。如果把这钱省下来,能办多少好事?” 郭跃民说。
谈起红白喜事简办,石渔村老人会会长郭义禁深有感触。去年,孙子过16岁生日,他叫儿子不要操办,捐出13万元;自己过70大寿,一桌酒都没办,一盒烟花都没放,捐出15万元。这些钱都用于村里公园整修和小学购买教学设备。
“我们村比较富,以往浪费攀比现象也很严重。一个菩萨的诞辰,就要花几十万,一年好几个菩萨诞辰,全村城内、城外、草坂、周厝4个居住点都要大操大办,那要花多少钱?无非吃掉、喝掉。现在,这些省下的钱用途大不一样,一部分钱捐给村里的六胜塔、东岳寺整修,这些可是文物保护单位,寺庙有1200多年历史,塔有近900年历史。东岳寺整修启动时,只有资金2.9万元,现在资金捐赠到位达220万元。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要世世代代传下去。另一部分钱捐给学校办教育,孩子的未来最关键。你看,村里本科生前年是5个,去年8个,今年达到15个,把钱投向教育,永远不吃亏。”郭义禁感慨地说。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2-09-10漳州海关向市红十字会捐赠物资
- 2012-09-05姚粦仔:无私捐赠换来了农家子弟琅琅的书声
- 2012-09-03浦城县举行2012年“同心·海西春雨光彩助学”捐赠仪式
- 2012-08-28武平县举行“希望工程2012·圆梦行动”捐赠仪式
- 2012-08-28省政协委员爱心捐赠专项资金助学金发放
- 2012-08-27让个体捐赠"小美"化为互助互爱"大美"
- 2012-08-15省关工委联合闽企业向乡村小学捐赠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