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思想道德频道> 综合资讯 > 正文
从道德讲堂到微电影:"钥匙阿姨"为什么那样"红"
http://wmf.fjsen.com 2012-09-21 11:04  邓植尹 来源:中国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文明网9月17日消息(邓植尹)近日,一部改编自常州“道德讲堂”典型人物徐琴秀真实故事的微电影《钥匙阿姨》在互联网热映,该片上映一星期即达到600多万人次的播放量。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任菲莉、董明等纷纷在微博转发并评论“钥匙阿姨”事迹,互联网、广播电台掀起了关于“信任钥匙”的讨论。一位普通的邻家阿姨,是如何成为承载正能量的“网络红人”的?她的“成名”给我们什么启示?

她来自“道德讲堂”:好载体让好事传遍街头巷尾

徐琴秀生活在常州市戚墅堰花苑小区,2007年,邻居把自家钥匙交给徐琴秀,让她帮忙照顾家中的独居老人,徐阿姨用悉心的照料回馈邻居的信赖,从此,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把自家钥匙寄存在徐琴秀处,托她定期去看护家中老人、帮工救急,常年保管着30多把钥匙的徐琴秀,逐渐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钥匙阿姨”。2010年,常州率先推广“道德讲堂”,鼓励居民闲暇时间走进讲堂,说出身边的好人好事。花苑小区的居民在“道德讲堂”上说出了“钥匙阿姨”徐琴秀的爱心故事,经过口口相传,这位“身边110”的事迹逐渐成为“道德讲堂”的经典教材。

其实每天,我们身边不乏像徐琴秀一样,信守承诺、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但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市井文化中,背后说人闲话,谈论不光彩事的陋习曾一度大有市场。好事总不会自觉地出现在百姓的议题里,民间总缺少传播正能量的固定平台。甚至有时候,好心人的行为反遭质疑、曲解,无处去澄清、辩别。这种舆论环境产生的最坏后果,是善行从默默无闻走向孤立无援,最后销声匿迹。

“道德讲堂”的设立,一举解决了道德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问题。还是平时打牌的时间,还是平时的棋牌室,经过精心的安排和布置,居民们就能参与到做比玩棋牌、闲聊更有意义的事情中——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百姓既是听众也是讲演者,大家在掌握话语权的同时,三句话不离道德这个主题。由于经常开展,为了更新丰富道德讲堂的内容,居民们自然要主动挖掘举荐身边新涌现的好人好事,日积月累,像徐琴秀这样的身边好人就成百上千地从“道德讲堂”中传诵开来。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