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
新“二十四孝”是引导性的,更强调唤醒公众的孝心,让老人外安其身、内安其心
中国人对孝道的感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论语》第一篇《学而》就阐述了儒家思想的两大基本道德规范“入孝出悌”,意为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孝经》开宗明义章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至今仍大热的古代幼儿读本《弟子规》,其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流传数百年的“二十四孝”故事更是中国孝文化的极致体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标准正备受争议。比如“二十四孝”中的埋儿奉母等故事就受到过鲁迅的抨击,他在杂文《二十四孝图》中写到,“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显然,传统“二十四孝”中有很多迂腐的道德标准已不合时宜,那么如何让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在今天落地生根呢?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所长姜向群教授认为,新“二十四孝”既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又结合了新时代的特点,值得肯定,对当代社会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新“二十四孝”是有道理的,24条标准可以被划分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外安其身”,关心老人现在的物质生活,比如说给他们零花钱、做顿饭、买保险等,让老人有比较好的生活条件。第二大类是“内安其心”,比如教他们上网、支持他们的业余爱好,让老人不因为年龄大而感觉远离时代。最后一类是尊重老人的生长环境、尊重他的历史时代和他的朋友圈子,并且让他融合进年轻人的朋友圈子。比如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等。
“老年人真正需要肯定的是他的价值,他宁愿多做一些事情,包括教育孩子。一个老人在家里的位置、受到的尊敬,比衣食更重要。”于丹说。
学者们表示,考虑到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以及家庭结构、代际关系的变化和转型,新“二十四孝”是引导性的,并不应是强制性的,更强调的是唤醒公众的孝心。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孝首先是内心的愿望。孝敬孝敬,内心有敬重、外在才有孝行。新‘二十四孝’叫行动标准,是指外在的孝行,内心的这份敬意是没法给标准的。不是说你24条里面做不到20条就不是孝子,理解这件事情完全不必技术主义。”于丹认为,新“二十四孝”给了公众一些孝老的规定动作,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创新自选动作。“新‘二十四孝’标准里没有那种挟泰山以超北海的事情,都是举手之劳。大家不用形式主义式地一条一条对位。”
姜向群认为,除了子女努力,社会政策也应该更加完备,支持子女们更好地尽孝。比如落实好探亲假制度,鼓励宣传尽孝的子女,在安排工作、购买保障房等方面给予优先等。作为老年人也应该转变观念,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子,多参加社区活动,多结交同龄朋友,也可以尝试去老年公寓住住,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我宁可把新‘二十四孝’行为标准看作一个起点。任何事情都有争论,人人都有话语权。只要这样的标准出台能够唤醒大家,觉得孝敬是重要的事,就挺好。从外在的孝到内在的敬,从自己的家再到社会,多一点温暖,少一些偏激,无论如何都是好事的起点。”于丹说。(陆娅楠 阿润)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2-08-20“新二十四孝,你做到了几条?”
- 2009-12-16河北将启动网络投票评选新时代“二十四孝”
- 2008-01-21图说:二十四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