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人民群众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创先争优重点在基层,满意看群众。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到群众中去,拜群众为师。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进一步贯彻落实已经持续20多年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组织开展了“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沉下身子,进农村、入企业、下社区,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加大对生活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构建起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有效机制。
各行业、各系统结合实际,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活动,不断完善结对帮扶、干部驻村等做法,组织市、县180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基层单位结对共建,组织1100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1.2万名科级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党员群众9000户,省、市、县选派党员干部436名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6万个,兴办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4.6万件。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联系群众最密切,服务群众最直接。我市深入开展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为民服务”重点,广泛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引导党群共建争创群众满意窗口,先后推出“全程代理”、“并联审批”、“同城通办”、“一站式”、“绿色通道”等一批为民服务新举措,推选“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之星”等9800多个,窗口单位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效能明显提高,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夯实基层基础
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市委积极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朝着“五个好”、“五带头”的目标迈进,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各级党组织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广“168”党建工作机制,并从农村向机关、学校等各个领域延伸。三年来,全市共整顿转化相对后进薄弱村党组织456个,培育了福鼎市柏洋党委、寿宁县南阳义务消防队党支部、福安市阳春社区党支部、柘荣县环卫处党支部等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
各级党组织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坚持在调查摸底、分类定级基础上,指导每个基层党组织明确改进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措施,结合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推动党组织普遍晋位升级。同时,平稳有序推进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一批群众公认的农村各类优秀人才正走上村级班子岗位,各尽其才引领发展。
为了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各地积极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攻坚行动,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新建党组织363家,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部单独组建党组织,规模以下的应建已建率达到100%。
市委还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2010年起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专项经费给每位村主干每月增加100元补贴,全市先后有53名村主干通过公开选拔等方式进入公务员(事业干部)队伍,新建村级综合服务场所810个,成立资金规模达1000万元的宁德市党内帮扶促进会,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普遍得到加强。
创先进不停步,争优秀无止境。在鲜红党旗的引领下,全市上下正持之以恒地弘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力求先行”的闽东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更加旺盛的创业热情,在推进宁德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建功立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记者 陈小妹)
![]() |
![]() |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