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思想道德频道> 综合资讯 > 正文
网络正能量:"筷子兄弟" 世界为你的微电影感动
http://wmf.fjsen.com 2012-09-13 09:2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小电影可以把自己微小平凡的生活经典化

【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的主席塞吉·洛赛克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真正好的电影,不是为迎合某个市场而创作的,相反,打动人心的往往是生命、亲情、爱情等人类共通的价值元素。只有将本土故事与这些价值很好地结合,才能让全世界都为你的电影感动。】

主持人:什么时候知道的《老男孩》这部影片呢?

王宇:上大二的时候,刚好出来了《十一度青春系列电影》,肖大哥的那部片子也是其中之一。那时候我们下了课没事就不停地看这些片。看到《老男孩》这个片子,第一遍看的时候,大家都是乐呵呵的,因为有很多回忆都是点到我们的心上,我们非常有共鸣感。看到第二遍的时候,我们就哭得稀里哗啦的,那是真哭了。

他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把所有的记忆点都串联在一起,让你没有办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每个情节点与情节点的对接是非常巧妙的。比如说主人公想去参赛的时候,由于一些现实原因,被他俩以前经常欺负的一个同学反过来整了,我看了非常的心酸。我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形,所以非常有共鸣。

主持人:电影《老男孩》最后一句话是:“梦想和经典是一样的,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会因为时间变得更加经典和永恒。”这句话怎么理解?

林焱:我们每个人自己走过的生活都会变成一种记忆,变成一种历史,变成一种文化的痕迹。对创作者来说,因为草根,因为是自己的记录,因为每一个平凡的人不可能都把自己的作品变成一个大作品,那么我可以用小电影把自己一段很微小,或者说很平凡的生活经典化。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经典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平等的,那么我就可以拿这种微电影实现这种平等的想法,实现这一种平等的追求。

主持人:微电影《老男孩》走红之后,又推出了微电影《父亲》,这部电影也是叙述了最真的亲情故事。当初为什么要选择“父亲”这个题材?

肖央:我们80这个年代的人已经长大了,就遇到父亲退休,80后也成为父亲这样的现状,家庭角色出现了转换。像我的爸爸,现在有时候在我面前表现得就像孩子一样,我给他买了很多的玩具,老年人玩的核桃啊这些。他住院的时候和我说,你去打开那个铁盒,把我玩的核桃拿来。当时我就很深刻地感觉到角色在转变,我长大了,父亲老了。“父亲”这两个字对我们这个年龄段来说,我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特别深刻的认识。这也是我们创作这个电影的初衷。

我们为了这个主题还创作了一首歌,歌是王太利写的。老王从小喜欢音乐,一直梦想做一个歌手,但他父亲接受不了。王太利的爸爸生意做得很成功,但他不能接受王太利从事这种他不认同的行业。王太利也想知道自己到底干了些什么,我也想他父亲看到王太利的成就。后来,他父亲在这部戏即将剪辑完成的时候因病去世了。所以王太利所取得的成就,他父亲没有看到。王太利对他爸爸有着深深的愧疚和遗憾。这首歌是怀着很真挚的感情去创作和演唱的。

王宇:我跟我父亲的关系也不是很好,他特别反对我拍微电影,我上大学他就反对我学这个。有很多东西我对他不理解。但是我看完这部片子后,我感觉父母在为我们选择的时候肯定是为我们好。看完这部片子的当天晚上,我就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我就说,爸,其实你有些话是对的。其实父子之间缺少一种沟通吧。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