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历史街区保持原貌不拆建 专家建议"申遗" 2012-09-04 08:21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
在许多老厦门人的眼中,骑楼、深巷、叫卖声……才是原汁原味的厦门。 |
骑楼上古朴典雅的装饰,见证了骑楼昔日的风光。
拆与不拆争论 骑楼群幸运留存
厦门的骑楼群是幸运的,在高楼不断拔地而起的时代,在政府及各界的呼吁和保护下,得以完整保存。然而,它们也曾遭遇尴尬。
2006年,厦门骑楼密集区——营平片区改造方案出炉,按照当时的规划,在中山路附近的营平片区将建10多幢高层建筑,仅厦门总工会旧址、竹树脚礼拜堂、大清厦门邮政楼等7幢建筑受到保护,其余大多将拆除重建。方案一出立刻引来争议,在不少人眼中,有着百年历史的骑楼如果因城市改造而被拆除,是对厦门城市文脉的严重破坏。在多方阻力下,改造被叫停。
2008年,厦门旧城改造迈出实质性步伐,营平片区再度被聚焦。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中,旧城改造的片区有厦港片区、曾厝垵片区、西郭片区和将军祠西片区,营平片区尽管不在其中,却依旧一度成为各界争论的焦点。
2010年5月5日,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带领市规划局、建设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对大同路、开元路、升平路、镇邦路等骑楼密集区进行实地考察,提出大同路、开元路等沿线的骑楼建筑,是厦门历史、人文、民俗的浓缩,要作为历史传承的集中区域打造,核心精神是“保护”,不要改变或拆除,并尽可能地恢复。
此次考察,对骑楼密集片区确立了以保护为核心的精神,其后更提出了“保持风貌、保持特色”、“防止盲目求新,尽量留空保旧”的新思路。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