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通过官方微博首次就自去年在微博上兴起的“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发声。该局表示,自这一网民自发行动开展以来,被拍的基本没有被拐儿童,建议“发起人一定要谨慎从事,不能让爱心廉价支付,更不能让无辜者心灵受伤。社会需要爱心,同样也需要尊重。”(8月29日《山东商报》)
“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已开展一年多,现实却是“被拍者基本没有被拐儿童”。这无论是对倡议发起者,还是众多积极参与者来说,都是一个颇感沮丧的结果。然而,不得不说,这一结果事实上是早能预料到的。
一方面,这是“被拐儿童”的基本现实以及拐卖儿童犯罪的基本特点注定的。公安部此前透露:“拐卖儿童主要是被非法收养,少部分被组织乞讨。”这意味着,大多数“被拐儿童”实际上并不会出现在乞讨者的队伍中。“被拐儿童”与“乞讨儿童”并不是一个概念,二者间的交集也不大。这样一来,指望通过“随手拍”来发现进而解救“被拐儿童”的愿望难免落空。
另一方面,这实际上也是“随手拍”这种简单、随意的“解救”手段所注定的。显然,相比拐卖儿童所涉及的复杂的犯罪手段、现实背景、社会根源,仅仅诉诸网友偶然间的“随手”行为,冀望“你随手一拍,便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实在显得绵薄无力和一厢情愿。
其实,“基本没有被拐儿童”的“随手拍”结果,也留给人们不少经验和教训。比如,对诸如“被拐儿童”、“乞讨儿童”这类原因复杂、牵涉面广的社会问题,单凭简单的“随手”之劳和主观的热情善意,是远远不够的,稍不注意还可能适得其反。比如,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围观就是力量”的网络时代,对于网络传播的积极价值和其所能带来的巨大正能量,我们固然要充分肯定和重视,但与此同时,也要当心患上凡事都可以甚至必须上网解决的“网络依赖症”。
必须意识到,其一,网络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双刃剑”效果——善加利用当然有显著的积极价值,但利用不慎,副作用同样巨大。换句话说,“围观就是力量”的“力量”并不一定必然就是建设性的力量。
其二,即便网络的正能量再强大,也不可能包治百病,更不可能成为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惟一途径或者说捷径。作为信息工具,在大多数时候,网络的作用实际上主要是辅助性的、催化性的,真正的主导、主体,应该是也只能是网下的现实世界以及支撑它的制度和规则、秩序本身。正如我们常说的,“反腐不能过度依赖网络,更要靠制度”,解救“被拐儿童”同样如此。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1-02-25调查发现部分乞讨儿童被父母当做赚钱工具
- 2011-02-24重庆民间孤儿院收留街头乞讨儿童因非法遭解散
- 2011-02-17网友称各地乞讨儿童卖唱音箱同款式 售价逾千元
- 2011-02-10中国新打拐模式升温 “微博+警方”解救乞讨儿童(图)
- 2011-02-09解救乞讨儿童需民间与公权互动 打拐须法律给力
- 2011-02-09“解救乞讨儿童”需民间与公权互动
- 2011-02-09专家称让乞讨儿童回学校是文明社会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