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慎重看待官员权力 做“打假”英雄
http://wmf.fjsen.com 2012-08-27 18:02:35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某养鸭场老板孙立(化名)为把事业办得更大,轻信假冒国家发改委干部的张某能为自己的企业争取到3000万元的扶持资金和扶贫补助,以给领导30万元的“茶钱”和各种“活动经费”为由,被骗走67万元。日前,房山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八年零七个月。(8月27日新浪网)

群众被假冒官员骗取钱财的事例已屡见不鲜,从新闻报道看,假冒者手段并不高明,也不含有高科技术,甚至可以说谎言很有“水份”,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能识破“巧言善变”者的诡计。即使新闻长篇累牍报道相关事件,教人如何防骗识骗,告诫人慎用“非法”渠道谋得利益,但是仍有部分人被成功诈骗。

为何他们能诈骗成功?正是因为社会上存在官员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才衍生出众多的假冒官员欺骗诈窃案。笔者认为,对于假冒官员骗取钱财事件,群众应理性看待。

有人打着官员的“旗号”诈骗敛财,政府部门确实应该认真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但是如果我们单纯把责任推给政府,似乎有欠公允。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古代还是现代,利用公务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普遍存在。“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不是某些人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错误的将类似事件等同于“机遇”,等待“机遇”来敲门,过分盲目给投资专营者创造条件,就不会发生类似悲剧。但是,政府部门对此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增强人民群众“打假”的能力是政府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而群众对官员权力的盲目夸大是出现假冒官员骗财敛财的一大重要原因。

每个部门每个人员都有各自的职责和权限,没有人能凌驾于制度和法律之上。当一个干部说他能够办到超过他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这并不能说明他的能力有多大,只能说明他的胆子有多大。如果干部是真的,那么这种行为本身就暗含违规违法违纪,群众不能助长,只能打击。如果干部是假的,不仅能够澄清事实,更能防止钱财被骗。因此,防止自己利益受到损害的一个好方法就是——不高看干部的权力,不低看自己的智商。

不盲目为官员权力披上假想的“外衣”,也不轻易相信违规违纪的“诺言”,做一个“打假”的英雄,学会做光明的事,才能防止不光明的事件发生。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2-08-20厦企“打假战”牵出五金行业维权难假货多的乱象
  • 2012-08-09打假闭市 不打自招? 外地老人免费乘公交应推广
  • 2012-08-03福州深入开展“打假证”行动 使用假证同样违法
  • 2012-05-09警方保护不是记者“打假”的护身符
  • 2012-04-25福安市质监局积极开展酒类执法打假行动
  • 2012-04-11龙文区工商局组织开展红盾护农春季打假百日行动
  • 2012-03-22退还捐款 打假基金自打自脸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