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的惠安女孩们穿着充满青春气息,与传统惠女服饰形成鲜明对比。
东南早报讯 在惠安的小岞镇,无论是行走在最热闹的街头,还是漫步在渔港码头,都随处可见头戴黄斗笠、披着各种花色头巾的惠安女。她们多数穿着浅蓝或深蓝色的短上衣、下身着灰色西裤或深蓝色布裤,多为中年以上的女子。而与她们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她们身边那些年轻的女孩们,她们不戴斗笠、不披头巾,多穿靓丽的T恤衫、短裤或者裙子,充满着青春的时代气息。
据惠安县小岞镇文化站负责人康美英介绍,如今日常生活中仍穿着传统惠女服饰的多数为35周岁以上、生活在小岞的传统惠安女,而多数“80后”、“90后”女孩从未穿过传统的惠女服饰。时代在变,潮流在变,惠安女的穿着也在变,不过记者发现,深植于她们骨子里的惠女精神,并未随着穿着的改变而消失。
惠女服饰逐渐简化
七旬老人才梳“大头”
“在过去,无论老人小孩,只要是女性,都穿着朴素的传统服饰。”惠安县李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李银土告诉记者,“过去惠安女的上衣不像现在这么短,是自己织自己染的以黑色和蓝色为主的粗布衣,长至大腿,但其长度因滩涂作业的需要而逐渐被改短。”在头饰上,女子们在节日的时候就要梳上复杂的“大头”,“早前女子结婚时梳的大头,其宽度之大几乎令出嫁的女子无法轻松走出闺房,需要把头侧过来才能勉强通过”。而平时为了劳作方便节省时间,女子们就梳上简单的小头,即将头发扎成团绑于后脑,再扎上黑纱头巾。
惠女服饰一直在发生变化。1958年修建惠女水库,高强度的劳动和泥泞中作业的特点,促使惠女们开始改良服装。她们把衣袖和裤腿改短,戴上了可以防风防晒的头巾,斗笠也开始添加进传统服饰中来。长期劳作磨破了衣裳,手巧的惠安女们便在缝补过程中更新了许多衣服样式。
“惠女服饰一直在演变当中。如今的惠女服饰与过去相比已经简化了很多。”记者在小岞街头一家裁缝店看到,店中墙上挂着的惠女上衣,均为蓝色系的短上衣,斜扣,款式统一,唯有腰间的手工布扣颜色各异,店里的裁缝此刻正忙着帮两名60多岁的当地妇女量体裁衣。老板康丽花手中忙碌个不停,却仍微笑着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传统惠女服饰从复杂到简单的转变,同样发生在崇武镇大岞村。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2-07-0620位惠女造林护林40余载 荒滩筑起“绿色长城”
- 2012-07-0520位惠女造林护林40余载 荒滩筑起“绿色长城”
- 2012-04-19最美信使再展惠女英姿
- 2011-08-24“惠安古城行,体验惠女风俗”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 2011-03-09“惠女情愫”大型诗歌音乐朗诵会上演
- 2009-06-24泉州召开全市文明办主任会议部署学习和弘扬“惠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