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公交车不“上座” 是谁之“痛”?
http://wmf.fjsen.com 2012-08-16 17:38 王永生 来源:中国文明网临沂站
我来说两句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尊敬他人是传统美德。随着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心灵似乎生病了,似乎失去人性最初的善良。大千世界的我们难道不应扪心自问吗?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尽责。特别是我们应该用微笑和真诚让外来务工者感受城市的温暖。
试想想,我们在公交车上是否用冷眼看农民工兄弟,是否用手捂鼻子遮挡气味,是否用恶语进行人身讽刺?
心灵是所有目标的起点,但是我们的眼睛,道德的文明标尺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我们缺少一面镜子,应该时常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内心。农民工兄弟的身上的衣服有些脏,身上散发着不好闻的气味,但是,这都是很容易清洗的东西,而部分“城里人”对农民工兄弟歧视的思想观念的“异味”却很难被“清洗”。
农民工,一个城市的流汗者,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与关爱,但是,很多人却不理解,他们身上很脏,不愿靠近他们,可是,没有他们的辛苦流汗,高楼大厦从何而来?没有他们身上的脏泥,哪有我们洁净漂亮的屋居?也许,我们同乘公交车的农民工兄弟,是我们邻村的老乡,是我们所居楼房的建设者,是平坦道路的施工者。从他们身边,或许能看到我们父辈的身影,看到多年前尚未进城的自己。
透过公交车的玻璃或许,我们能看到农民工正清洁我们城市的广告牌,广告牌上写着“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此时,让我们给心灵一个仪式,让它吸收最文明的洗礼。
希望下次我们与农民工兄弟同乘公交车时,能给他们一个微笑,温暖的说一句:这有座,请坐这儿吧!” 惟如此,农民工兄弟才能更近距离的体会到城市的温暖。(王永生)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