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的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影响更多的人。如果说还有奢望,那就是请政府部门提供一些可能的支持。至少,请不要忽略这种力量的存在
张宇和朋友们自发组织的救助队,在房山为灾民发放救助物资。
一种经历
如果在平时,28岁的张宇开着跑车穿过北京街头,一定会有人暗自猜测——又一个“富二代”。
然而,回忆起“7·21”北京特大暴雨的那一刻,记者面前的张宇就是一位普通的北京青年,带着不算太浓的京腔,淡淡地讲述北京暴雨后,几个“只想为北京人做点事”的“80后”的故事,毫不张扬。
北京暴雨当晚,刚从大望路铁路桥下路过回到家,张宇就从微博上看到桥下积水的消息,两辆车被淹。“如果我回来晚一会儿,我那小车底盘低,一准儿被淹,没跑。”
这样的“后怕”徘徊在张宇的心里,遣之不去。等到从朋友那里听说房山灾情严重的时候,张宇再也坐不住了。与几个同样创业的朋友一说,大家不谋而合,“去看看情况吧”。
张宇开着一家餐馆,同时还是一家广告公司、一家印刷厂的老板。他的朋友中,一位在南锣鼓巷开客栈,一位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7月23日晚上,他们约上另外一位朋友,4个人开着一辆商务车,载着50箱水、6箱八宝粥、2箱榨菜和1箱面包,直奔房山。
“满目疮痍。各种车被冲下来歪七扭八地挂在路边,简直就是灾难大片里的场景。”张宇回忆说,“什么车都有,不管车好坏,遇到这种事,都没辙。”
路过张坊镇,停电的山村一片漆黑,车灯扫过的地方,墙倒车毁。忽然,两盏蜡烛的光闪入视线。“停车停车!”车里有人喊,“有村民。”
深夜11时,在一个临时搭建起的帐篷里,张宇一行终于遇到了第一位灾民。
50多岁的村民谢先生,开了一家汽修厂。家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留下谢先生一个人支起帐篷,守着被洪水洗劫一空的家。张宇注意到,帐篷里只有几瓶水和一桶方便面。但是,当张宇和朋友们送上带来的水和八宝粥时,谢先生却不断地推辞,因为“还有更需要的人”。
回程的路上,4个朋友没人说一句话。
接下来的几天,再次奔赴房山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毛毯、花露水、方便面、卫生纸、药品等价值将近5万元的物品,迅速安排妥当。
7月29日,4辆车9个人,张宇和他的朋友们再次救助房山。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