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舌尖上的良知
http://wmf.fjsen.com 2012-08-02 10:29  林锐 来源:厦门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就一直变换着脸谱,以层出不穷的姿态撩拨着公众脆弱的神经。在谈“食”色变的今天,每当读到一条超越想象力的黑心食品新闻时,不禁喟叹:在利益面前,创意是没有道德底线的。

丧钟为谁而鸣?

食品安全问题的始末从苏丹红、地沟油事件开始,彼时只觉是小概率事件,只是远远地围观。随着食品安全危机的受众越来越多,涉及的食品领域越来越广,从源头到餐桌,各式各样泯灭良知的原料食材戕害着百姓的健康,更荼毒着舌尖上的中华饮食文化,我们终于意识到:并不是不养孩子,不吃牛肉,不喝酸奶,不在外面吃饭,在饮食上洁身自好就可以游离在食品安全的伤害之外。正如约翰·多恩说的那样“没有认识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倘若这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冰山的一角,仍不足以敲响广大民众的心中自危的警钟,那么“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我们的饭桌何至于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自古流传下来的至理名言深刻道出了饭桌文化在传承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但正如《广州日报》的评论所说:如果普天之下安不下一张安全的饭桌,却撇开关键的健康问题去谈论中国的饮食文化,只能是一种令人唏嘘的自我催眠。不禁发问:我们的饭桌何至于斯?

毫无疑问,促使许多食品行业的从业者轻易背离道德底线的原因是利益的驱使。然而,传统社会也有奸商,但他们至多是缺斤少两,亦不至于在食品中掺毒物以卖个好价钱——这与谋财害命何异?古训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积善人家庆有余”。然而人心不古,这种传统、朴素的价值观似乎被我们渐渐遗忘。当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现象为社会大众所麻木,利益至上的观念成为社会价值观的主旋律,而监管与惩罚又不够时,身处其中的个体逐利便会愈不择手段:安分守己做良心生意的利润远不如坑蒙拐骗以次充好的,笑到最后的总是最昧良心的。如此循环往复,在市场的洗牌之下黑心食品占领我们的饭桌也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