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中国戏曲,向大师和经典致敬
http://wmf.fjsen.com 2012-07-31 17:55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这边厢红桃呈艳,那边厢绿柳披垂。”姹紫嫣红中,京剧“国家队”盛装发力,传统艺术震动香江国家京剧院素有京剧“国家队”的美誉,作为国家京剧院副院长,此次于魁智携京剧院一团带来《打金砖》、《贵妃醉酒》、《伍子胥》、《生死恨》、《野猪林》等剧目,让香港观众击节称道。

扮相好,嗓音好,天生就是一块搞京剧的料——曾是许多人对于魁智的评价。不过,于魁智不光是“天生我材”,在气息运用和独特的发声方法等方面,他对传统唱法有所突破,嗓音清亮华美,圆润醇厚,形成了收放自如、高低不限的演唱风格。1988年,于魁智首赴香港演出时,就有人高度评价:于魁智嗓子好,但并不光凭天赋本钱,而是在行腔韵味上下功夫,牢牢掌握分寸,不多一丝,不少一分。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曾说:于魁智就是于魁智,谁也代替不了。可以说,他是近十多年来两岸三地的“当红明星”。

记者:此次中国戏曲节共有10个剧团的20多场演出,其中京剧占了5台,如此大的演出篇幅留给京剧,留给国家京剧院一团,可见京剧和你的艺术魅力。而你又用什么样的舞台艺术回报观众?观众的期待和反响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于魁智(国家京剧院副院长):香港中国戏曲节已举办到第三届,此届的特点是首次引京剧名团名家入节。我带来的5台剧目都是香港观众点名要看的传统名剧。24年前,我第一次在香港演出《打金砖》时,得到观众的热情鼓励。这出戏前文后武,难度大,唱腔繁重,尤其吃功,很难演。剧中的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僵尸、吊毛、甩发、倒扎虎再加180度大转身等,都是身体在地面上硬碰硬的摔打,没有功夫不可想象。这是我第七次来港演出此剧,观众点名要看,每次的热情都让我感动。

这几部戏风格多样,行当齐全,观赏性强,能体现中国京剧的鲜明特点。香港观众看戏有一点令人惊叹:他们不在乎剧场是不是豪华,舞美是不是气派,只要戏好角好就行。演出《打金砖》、《野猪林》和李胜素的《贵妃醉酒》时,1700多人的剧场座无虚席,中国戏曲节开演以来人气最旺。这几台戏的舞台呈现很传统,基本只有一桌二椅,演员有充分的施展空间,观众有充分的想象空间。首场演出时长3个多小时,虽然早已知道香港观众的观剧习惯非常好,但演出前仍心有忐忑,怕观众坐不住。事实证明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演出时观众们静静地观看,精彩处热情叫好,落幕时全体起立鼓掌,不停挥动双手,久久不散。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演出效果达到完美融合——这说明传统经典剧目有着长久生命力——只要戏好,处处都有知音。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