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讲述:抗日那年月,我是武工队队长
http://wmf.fjsen.com 2012-07-31 18:01   来源:天津日报    我来说两句

  口述实录

历史既是由风口浪尖的人写就的,也是由无数小人物的奋斗史构成的。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酸甜苦辣,他们的人生命运,都应该是媒体关注的——这里讲述的是亲历者自己的故事。

■ 时间:2012年7月2日

■ 地点:河西区教师村居民小区

■ 讲述:抗日老战士徐银秀

感受讲述者

青春无悔为抗日

徐银秀老太太给我的印象就四个字:精神、干练。她说话跟开机关枪似的,精神十足,哪像84岁的老人呀。

她说,我们老家都论虚岁,我八十五啦。1928年生人,论周岁,今年八十四。怎么论不是论呀?反正离100岁还远着呢!

老太太能耐着呢,去年还骑着自行车在小区里转悠。儿女有规定:只能在小区里玩儿,不能上马路。80岁以前,她骑着自行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她说,这是孩子们的一片孝心,要真是在马路上磕着碰着,自己受罪,也给儿女添麻烦呀。

老太太住着一室一厅的独单元,方厅很小,墙上挂着好几幅画,有喜鹊登梅、有锦鸡牡丹……她说这是她画的工笔花鸟,跟老师学,照着老师的样子画。

说实话,如果从纯艺术的角度看,这“工笔”画得实在还欠功夫。但是,如果你知道这是一位没有一点儿绘画基础的老人,在古稀之年一笔一画的精心勾勒,就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了。特别是,当你知道老人照顾卧床7年的老伴儿,为了中午不犯困、不打盹儿而强迫自己睁大眼睛而画画的时候,就越发感到这画的珍贵了。就明白了老人为何把这些画挂在方厅,时时观看、日日厮守了。

那是对逝去岁月的挽留和怀念。

老人还有一幅特别的画——地道战示意图。在给武警战士和街道干部讲地道战的时候,为了更清楚地表达,她请人帮忙画了这图。为什么不自己画?她说,我画花鸟是照着样子画,这个我不会画呀,颜色是我给上的。

于是,老太太就带着我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她13岁以好奇心跟着叔伯哥哥参加了八路军,协助救护伤员,被鬼子包围,她在老乡家当“闺女”,改名“窦秀琴”,曾多次遇险,脱险后,几经辗转,没找到部队,却被“沿村传送”,又回到村里。她在村里继续抗日,当儿童团团长、妇救会副主任、主任,协助民兵打地道战,15岁入党,当武工队队长,到各村发动群众抗日,她还是村剧团的指导员,在歌话剧《白毛女》中饰演白毛女……

老人讲述时,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战争是残酷的”,战斗随时发生,牺牲随时可能……

讲到敌人的残酷,讲到牺牲,她会哽咽不语,以至潸然泪下……

她说,我很想那些人,想和他们在一起战斗的日子,越到老了,想得越厉害……

老人获得过不少荣誉,比如优秀党员、关心下一代奖状等,她最为珍惜的,还是2005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这是国家给抗日老战士的荣誉章啊。

一个女孩,一个女人,十四五岁的花季年华,赶上了民族危亡的时刻,“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她投身其中,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她说她这坎坷的一生,有过光彩,也有过郁闷。她到离休时,还是个一般干部,“享受处级待遇”却从未当过领导,而和她一起参加革命的人,有的当了高干,有的拿了高薪。她对此却无怨无悔。她说,咱能理解,我文化低呀,搞内勤写材料,咱不行。搞外勤跑政工,咱干得还行……想想那些牺牲了的人,活着就是幸福!人要知足,知足就快乐,知足就幸福。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