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晚清政治变革:满洲贵族的贡献及局限
http://wmf.fjsen.com 2012-07-31 18: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来说两句

第二,立宪国家的政治改革,是泯灭一切种族身份,所有种族一律平等,所有出身都不再区分贵贱。汉人可以出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人乃至满洲贵族也同样可以出任内阁总理大臣。立宪政治人无分贵贱,是对所有人而言,那么为什么要限制皇族、贵族出任政府要职呢?更何况,从当时实际情况看,这几个出身皇族、贵族内阁成员,也并不是五谷不分的草包饭桶吧?他们毕竟在过去几年预备立宪运动中冲锋陷阵,做了不少事情。

第三,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似乎也就那么多人,可供摄政王选择的实在太少了。汉高官自老一代李鸿章、张之洞相继去世,袁世凯开缺回籍后,真正有力量的人物还没有出来,北洋系自袁世凯以下的政客如段祺瑞、冯国璋等都还不算成熟,汉人士大夫中的杨度、张謇等人,给人的感觉是还差那么一个层次。满洲贵族统治集团的人才其实也是如此,自恭亲王奕去世后,中间虽然也出现过端王之类的人物,但真正为大清王朝撑起门面的,也就只有庆亲王奕劻。至于新内阁中另外几个满洲贵族政治新秀,那都是最近若干年刻意培养出来的,现在除了他们,也真的没有多少可用之才。

在立宪政体下,人人当然都有从政的自由和权力,只是在君主立宪政体下,皇族出身的人依然享有皇权带来的许多好处和优先,这些人介入实际政治或许会给现实政治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但更多时候则会给皇室带来无穷无尽的负面影响。所以东西洋立宪国家从来都对皇室成员采取厚养办法,由国家拿出相当钱财让他们过着体面尊严生活,成为国家名片,从事一些善事,而不让他们介入实际的政治活动,更不会让他们出任政府要职。

只是中国的情形太特殊了,处于过渡期的立宪政体,如果不让满洲贵族承担主要角色,那么满洲贵族怎么能够愿意逐步放弃权力呢?说到底,立宪政治就是要逐步削弱乃至剥夺皇帝的绝对威权,如果上来就这样做,又有多少可能呢?所以说,皇族内阁的出现,在当年中国是个不得已的“赎买政策”,既然先前那么多年都容忍了皇族成员对现实政治的干预、介入,现在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此一时彼一时,人们就是不再愿意容忍满洲人继续垄断权力,短短几个月,“皇族内阁”终于引爆清廷的政治危机,皇族、满洲贵族都随着武昌起义成为历史。

(马 勇本文是作者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的“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现特为本报撰稿,以飨读者。)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