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第6期
http://wmf.fjsen.com  2012-07-31 15:23:40 来源:文明风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省委文明办副巡视员 杨玉湖:

用爱心诠释永放光芒的雷锋精神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要求,兴起了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热潮。广大未成年人踊跃参与,积极行动,通过雷锋主题班日、主题队日、主题团日和雷锋主题演讲、报告座谈、读书征文、展览展示、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再次走近雷锋,学习雷锋事迹,感悟雷锋精神,深受教育和启迪。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新形势下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是时代和人民的热切呼唤。学习和传承雷锋精神,对于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进一步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育健康的人格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当学习雷锋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做一个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的人;学习雷锋刻苦钻研、敬业奉献,做一个与时俱进、爱岗敬业的人;学习雷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做一个利人利他、团结友爱的人;学习雷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做一个艰苦朴素、道德高尚的人;学习雷锋言行一致、诚信踏实,做一个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人。要通过学习更加自觉地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它来滋养心灵,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精神动力,自觉践行雷锋精神。

这次由中央文明办发起的“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把学习宣传雷锋事迹与文明上网教育结合起来,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开辟了新路径,很有意义,得到了我省广大未成年人的积极响应。尤其是在厦门这座久负盛名的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学雷锋、见行动”的浓厚氛围。今天,我们在厦门市举办全省启动仪式,旨在通过这一形式扩大宣传,更好地组织发动广大未成年人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让大家通过网络平台进一步学习交流,增进对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的认知理解,从而提高学习雷锋的自觉性、主动性。在此,我对未成年人学习雷锋活动提三点希望:

一要入脑入心。要全面深入了解雷锋事迹,多角度、立体化感知雷锋形象,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和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对雷锋精神要有新认识、新理解,真正明白学什么、怎么学。

二要立学立行。雷锋也是普通人,人人可学、处处可为。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将践行雷锋精神渗透于日常生活,作为一种人生“必修课”,视为一种社会责任,推动和实现学习雷锋活动多样化、具体化、生活化。

三要持续持久。学习雷锋是长远之举,要长期推进。我们要着眼于道德养成,不停顿、不间断,一以贯之,始终践行,真正实现学习雷锋常态化,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同学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善美之德,贵在厚积。让我们打开心扉,用真情写下最感人的寄语;让我们立刻行动,用爱心诠释永放光芒的雷锋精神!

(本文为省委文明办副巡视员杨玉湖同志5月26日在福建省“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致辞,标题为编者所加)


上一页 [1] [2] [3] [4] [5] [...] [15]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李琰之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