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歌弹唱(网上截图)
⊙王树声
锦歌原名歌仔、杂锦歌、什锦歌,又称乞食调,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锦歌。因其乡土气息浓厚、曲调流畅优美、演唱形式简便,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盛行于闽南的漳州、厦门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与南音并称为闽南民间艺术的姐妹花。长泰锦歌尤为盛名,是长泰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演唱形式。
锦歌承袭了魏晋变文和宋元讲唱文学传统,唐宋初步形成,明代定型。锦歌是在闽南民间歌谣、南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传承、创新而丰富完整起来的曲艺。它常以四句七言或五言的联句弹唱历史和传说故事。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也把锦歌带至台湾,为后来台湾“歌仔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锦歌大约于宋代传入长泰。清乾隆年间,《长泰县志》总辑杨日焕在诗中就有:“花树千门翠,弦歌万户长”句,句中的弦歌就是锦歌。清末腐朽的满清政府和后来的国民党当局的黑暗统治,致使社会经济日渐衰败、民不聊生,一些艺人迫于生计,流入城镇乡村,演唱民间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锦歌,以卖艺行乞为生,这锦歌上个世纪初兴起又被称为“乞食调”的原因。他们身带一把月琴,巡回于城镇乡村,自弹自唱,说唱朝代的兴衰、民间的疾苦,揭露社会的黑暗,这个时期改编、创作了大量饱含真情实感的优秀作品。抗日战争爆发后,艺人积极创作宣传抗战的优秀作品,激发全民强烈的爱国热情。民国时期,一些锦歌艺人或群众自发组成了“锦歌馆”、“乐社”、“歌仔馆”等数十个锦歌演出团体。
新中国成立后,锦歌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官塘社组建了锦歌队进行演出。1958年、1960年民间艺人张上厦两次赴省演出,均获一等奖、创造奖。1962年备战期间,福建省文化厅、省音乐协会派人到长泰录下《孟姜女》、《山伯英台》剧全套唱曲,通过解放军前线广播电台,向台湾、金门、马祖播送,加强两岸民间的交流。1966年3月,张上厦入选省艺术团。
锦歌是器乐伴奏的说唱形式,使用月琴或大管弦伴奏“七字调”、“杂念调”、“大调”、“哭调”音乐。锦歌词句多从闽南语日常流行的口语、成语、俗语、谚语、戏曲、民谣中选择既能达意又生动、活泼、机智、风趣的语言,加以诗词律化和说唱规范。锦歌唱腔音乐属曲牌连缀体。唱腔大体分为5个部分:杂念仔,常使用诙谐有趣的闽南方言,如答嘴鼓、四句连等;五空仔,是锦歌的基本曲调,作为开篇的 “四句头”分为“正调”、“阳光”、“洞管”、“箫代吟”、“安童闹”等;四空仔,是七字组成一句(七字仔)的多段体结构;花调,是民间小调,如长工歌、车水歌、十二月歌;乐器曲,如入板头、连环谱。锦歌主要曲目有四大柱:《陈三五娘》、《雪梅教子》、《山伯英台》、《孟姜女》;十八节:《妙常怨》、《董永》、《井边会》、《吕蒙正》、《刘永》、《寿昌》、《闵贞》、《高文举》等。曲调流畅朴实,富有表现力,内容通俗健康,易学易懂,为群众所喜爱。
长泰锦歌常以月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被称为“月琴”锦歌。月琴的器形和弹法与西南少数民族苗、瑶、侗、傣等族相似,可能是闽越先民的遗存。随着锦歌的普及和发展,后加一把古拙的大管弦。此外,大广弦、六角弦、三角弦和箫笛也是锦歌的主要伴奏乐器。乐器的使用灵活,因艺人的擅长和曲目的不同,选用或侧重使用乐器迥异。长泰锦歌在漳厦一带享誉盛名,培养、造就了很多著名艺人,如肖仲食、张上厦、林玉带等。肖仲食演唱优美婉转、柔和动听、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张上厦演唱粗犷有力、慷慨激昂、振奋人心。
现在逢年过节,喜庆之际,城乡也可见锦歌艺人坐唱,走唱,用乡音唱白,曲调缠绵,或是迎神赛会、娶亲送葬谓“歌仔阵”,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除了街头演唱,更多是作为一种艺术,登上舞台。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