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1961年)时,洪阿户在漳州二中读初二。为了生计,洪阿户退学回家,帮父亲做蓑衣,减轻家里的负担。两年后,洪阿户到市农资公司做临时工,加工蓑衣。1972年,进入龙溪地区糖烟酒公司,直到2007年退休。
临退休前,洪阿户在家看到央视《财富故事会》节目里,有人将传统手工艺加以升华,做精品鸡毛掸子致富,他萌生了重做蓑衣的念头。
“当时刚开始想做蓑衣,但原来的工具都丢失了,只好找人打制。”买进整片棕,要做蓑衣之前,还得把棕拉成丝,洪阿户就找人,在长椅上打制了拉丝的钉子等工具。
第一件蓑衣做出后,洪阿户便做起了另一款的蓑衣,而后按比例缩小,做出袖珍蓑衣。
为了让棕制品也成为工艺品,他试着做起了棕刷,而后,他又做起棕枕头、棕垫。由于棕具有不吸水分、保持局部环境干燥的特点,一些朋友拿去用后,竟然对一些颈椎病、风湿病产生缓解的效果,大受欢迎。
“我看到电视报道,有人用石头做成枕头,我就想那我也能用棕来做枕头。”洪阿户说,他有颈椎病,就想做出一个棕枕头,来治疗自己的颈椎,还曾一度废寝忘食,地板上满满的都是棕枕头。“有一天晚上,我一想到还没有做出自己需要的枕头,我就下床,继续做,做好后,一个个试睡,终于让我找到适合我的棕枕头了。”
洪阿户家的扫把,也是他用棕制作而成,已经用了多年。不少朋友来到他家中,想跟他买棕制品,但提到价钱时,洪阿户说:“价钱说不清。”
原来,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人制作棕制品,辛苦活也没人愿意学,每一个成品,都是他钻扎、费心费力做成的,价钱无法像市面上卖的便宜,因此,要好的朋友来问他要,他就直接送人。
这门手艺没人来传承,洪阿户一点也不担心。“我做这些工艺品,靠的是灵感,不断地试验,一做出一个棕制品,我就会觉得很满足。”洪阿户很开心,因为能将脑海里的灵感变成现实,并在家中,创建了他的棕制品“博物馆”。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