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重点播报 > 正文
易名中国创始人孔德菁 从“问题学生”到创业先锋
http://wmf.fjsen.com 2012-07-27 08:26   来源:厦门商报    我来说两句

事不过三

两次失败终成正果

从深圳辞职后,孔德菁回到厦门找了一份月薪约1000元的工作。这是孔德菁的最后一次打工,很轻松。因为在深圳的半年他赚到了十几万,人生第一桶金。“2003年,我一毕业就在深圳的一家SP(服务提供商)做技术人员,工资不高,主要是我又做技术又做业务,提成高。”业务能力很强的孔德菁就这样,在短短半年存了十几万。回到厦门之后的这份工作,他自然看不上眼。“读书时我小打小闹地兼职接单,月收入也有1000多元。”巨大的待遇差距,激发孔德菁自我创业的激情。

2003年9月,孔德菁在厦门创办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主营业务是做网站。“当时方向也没把握好,成本控制也出问题。”初出茅庐的孔德菁算是知道当家的辛苦,“那个时候,湖滨南路一条路上就有几百家和我类似业务的公司,竞争很激烈。”半年后,孔德菁的第一家公司倒闭了。不服输的孔德菁在半年后的泉州开了自己的第二家软件公司,不过,一年之后,又倒闭了。

已经有点心灰意冷的孔德菁,在2005年的一艘出海邮轮上遇到了伯乐———58同城CEO姚劲波。“无意的聊天竟让自己恍然大悟。”应邀参加第一届“中国站长大会”的他遇上了姚劲波,“按兴趣去做”。这句提点让他醍醐灌顶,两个月后,他在厦门创办“易名中国”eName域名平台。

另辟蹊径

用服务创造价值

其实,孔德菁进行算晚的了,国内很多投资域名的成功者基本上都是在2000年之前入行的。但孔德菁选择了“.cn”域名作为他主要的投资方向。“最后悔的是有的域名现在看来可能卖早了。比如hotmail.cn,当时因为担心域名争议问题,所以过早地卖了50万元,虽然也不亏,但现在肯定要超过这个价钱。”孔德菁说道。

目前,易名中国是中国“.cn”域名保有量最多的企业,微软、谷歌、CCTV等大企业都找他买域名。此前,不少做域名的公司纷纷放弃了这块业务,孔德菁却从未想过放弃。“单注册域名,就几元钱的利润,客户需要的是更多的增值服务。”孔德菁说,现在公司除了域名的注册服务之外,还囊括了域名信息保护服务、域名DNS安全服务等,而百度、360、新浪等已全权委托易名中国申请并运营New GTLD(新顶级域名)。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