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八闽文明> 三明 > 正文
三明市将乐县实施未成年人“幸福成长”工程主要做法
http://wmf.fjsen.com 2012-07-26 18:24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三、着力“三关爱”,让未成年人感受社会温暖

政府关爱。配好生活教师和生活辅助员。各校从现有教师中挑选有责任心,热心于生管和食堂工作,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教师担任学校生管教师和食堂管理人员。对100人以上的寄宿制学校从教师队伍中配备4名生管教师和2名食堂工作人员。学校根据工作需要聘请2名炊事员、1名卫生保洁员。由政府按月发给每人600元的工资。为提高生管和食堂管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享受一线教师的待遇,从教师中、高级职数中划出一定职数,对从事生管和食堂管理工作教师的职称聘任问题予以单列解决。在评先评优上给予适当倾斜,每年划出10%先进教师的比例表彰优秀生管教师。2011年5月开始,提高了炊事员和卫生保洁员的工资,按月发给800元的工资,并对有200名以上的寄宿生的学校增配一名炊事员。2012年在原有后勤人员配备的基础上,(100名以上寄宿生)再增加2名生管教师,并将生管教师更名为生活教师。同时再配备2名生活辅助员。

社会关爱。建立起关爱寄宿生、留守儿童的社会志愿者体系。聘请“五老”(老干部、老专家、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企业界爱心人士和社会志愿者作为义务辅导员,对周末、假期返村的学生进行思想动态的跟踪管理;各乡镇积极组织干部和社会志愿者、爱心人士等代理寄宿生、留守儿童的“爱心家长”, 做到“四知晓”、“四沟通”和“四个一”。“四知晓”:知其个人、家庭、班级和教师情况,“四沟通”:与寄宿生、留守孩父母(或代管人)、教师及本人沟通,“四个一”:每月一次亲情联系电话、每学期送一本课外读物、每学期陪伴一次活动、每年过一次生日,行使帮扶监护职责;各乡镇卫生院定期到学校卫生健康室为寄宿生、留守儿童体检,并传授卫生防疫与保健常识。目前全县已有953位“爱心家长”与1042名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已聘请老党员、老教师132位,开始履行代理家长或义务辅导员的职责,为学生幸福成长创造优质的家长式服务。

老师关爱。课任老师由知识传授拓展到情感引导,成为留守儿童的良师益友,师生之间建立朋友般的感情,老师给予学生父母式的关爱。生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聊天、谈心、活动,与其班主任、课任教师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同时,为每一个寄宿生建立幸福成长记录,每周与所负责照管的学生开展谈心活动,每旬与家长联系一次,做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有生活教师关心他们的起居、饮食,在生病时能有生活教师看护并及时得到治疗,寂寞时有生活教师的陪同,家长式的关爱陪随着学生一路成长。通过全面的照管,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友谊,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呵护和关心。

如今,“幸福成长”工程已在将乐全县农村学校全面推开,寄宿生和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正在悄然发生“三多三少”的变化: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少了,参与课外活动的多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少了,关爱他人的多了;厌倦学习的少了,主动学习的多了,校园里充满积极向上的良好气氛。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