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幸福成长”工程,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近年来,三明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针对当前农村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多、留守儿童多的热点、难点问题,于2007年春,在福建省率先实施“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寄宿学生吃、住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2007年12月6日福建省在将乐县召开现场会,并将这一做法向全省推广。五年来,将乐县不断探索和创新模式,进一步深化食宿改善工程,从今年春季开始,全面实施未成年人“幸福成长”工程,做到四个融合:即从物质关心提升到物质和精神关爱的融合,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教育的融合,从师生关系升华为师生情和亲情的融合,从学校为主扩大到学校和社会互动的融合。主要做法是:
一、着力“四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创建“一房五室” 。一是建洗衣房,每所寄宿制中小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若干台全自动洗衣机,为学生洗衣提供方便。二是建心语室,增强心语室的调解功能,确定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帮助学生在温馨的环境下化解心理矛盾。三是建卫生健康室,聘请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学校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治疗,开展卫生防疫和保健讲座,在卫生健康室内配有基本设备和药品,为学生提供日常的保健。四是建活动室,学校充分利用现有音乐、舞蹈、美术等功能室,添置电视、棋牌等设施,开展器乐、民间舞蹈、手工刺绣、演讲技巧等活动,为寄宿生、留守孩及小学低龄学生提供课外活动场地,做到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外活动项目。五是建“亲情联系”室,内设网络视频10台、电话2部,每月让每位留守儿童与父母通电话、视频聊天一次,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注重对他们的亲情培养。六是建阅览室,定期更换与充实读物,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结合课堂教学和兴趣爱好,推荐阅读书目,并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