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轶闻 > 正文
泉州百年侨批记忆再生辉 回望那些传奇的人和事
http://wmf.fjsen.com 2012-07-24 08:09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侨批(泉州市档案馆供图)

艰辛创业 不忘还债

施能杞育有五个儿子,均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相继前往菲律宾,在父亲的带领下,他们在侨居地宿务创办了白金商行。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白金行总面积是以前的五倍。此外,他们在另一城市开设的“白金城”内还有大型超级市场、戏院、精品店、食廊、旅馆等。

李天锡介绍,施能杞在第四件家书中详细介绍了创业初期的艰难:“白金商行初创,资本短绌,又产生于最不景气时代。对门面需要粉饰铺张,对内里非常节俭,吃苦耐劳。每月包菜仅拾元,三餐饭粥自炊,十余口伙食全月不过二十余元。客岁春季夏初,营业冷淡非常,琛、鹏两人忧形于色,且营养不足,形销骨立。内子也为之焦灼万分也……”

由信可知,白金行于1939年11月18日开张,其时“实力不及二千元余”,故只得向亲友挪借方能开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善于做广告宣传,增添时装货物,热情招待顾客,才慢慢有了进展,并逐渐获利。

在白金行开办前,他们曾创办的“晋源”号因失败而亏欠亲家七千元,陆续还了六千元。施能杞虽身居菲律宾,但对此事尚念念不忘,因此在信中提到,因白金行尚未能应付自如,只好请兄长施能枢从故乡“南浔”(施能杞兄弟早年在故乡创办的“南浔百货公司”)提取一千元还给亲家。

关心时局 支援抗战

既为家书,谈的主要是家庭之事。但施能杞作为侨居海外的华侨,谈家事的过程中无不流露出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第一件家书中,讲到当年农历十月十六是长嫂六十晋九大寿时,施能杞写道,明年抗战是否就能取得胜利,届时自己是否就能“回归故里”为兄嫂举办“七秩荣庆”尚有疑虑。但同时他对抗战最后必将胜利是充满信心的,在第三件家书中,他写道,“抗战胜利,吾辈便可回家”,把旧房改建成“两层楼屋”。

施能杞还戒酒断烟,以实际行动支援祖国抗战。他第四件家书中写道:“……弟从前有不良嗜好,烟酒习惯成癖,经民(国)廿八(按:即1939年)七七纪念国难寇氛两周(年),自动断烟节约,至今已逾廿阅月。对酒方面,非酬应恒数月一滴不入口者,惟国家社会捐输义务。嘱诸儿辈晓以大义,力以输将。”

施能杞还把支援祖国抗战与革除陋习结合起来。他对各种陋俗非常不满,带头在家族中改革,他要求兄长在孙子满月宴上要节约办事,不要铺张浪费,他甚至对其长兄嫂为其得孙庆贺的一些做法提出了善意批评,开导她以国事为重,节约救国,赈恤伤难与贫寒乡邻。

李天锡说,从家书中不难想象当时的菲律宾华侨“完全脱离”迷信,排除铺张浪费,踊跃捐输,积极支援祖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热烈景象。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