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轶闻 > 正文
“背篓校长”田育才背篓背出的乡村学校 图
http://wmf.fjsen.com 2012-07-24 09:4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背篓背出“新”校舍

2004年,恩施市委市政府到河溪小学调研。他们看到的是这样一所学校:坑坑洼洼的泥巴操场,残破不堪的几间校舍,还有4名平均年龄53岁的男老师。

说起河溪小学以前的样子,田育才总是特别难受。“一下雨,操场就变成了泥塘。有的孩子小,在操场上走一走,连裤裆里都是泥巴!”

当年,恩施市拨给学校5万元用于校舍维修,这是河溪小学有史以来得到的最大一笔款项。一得到消息,田育才就开始筹划、测算,和学校老师讨论方案。最后确定,这些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修校舍,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

那时,还没有通路的河溪村,建筑材料的运费比材料本身还要贵。一包50公斤装的水泥,在双河镇花13元就可以买到,运到学校却要30元。田育才不愿花这些冤枉钱。没有办法,他只好给学校的每位老师配了一个背篓,动员这些已“知天命”的老师和村里的村民一起,利用休息日和假期将建筑材料背到学校。不到一年的时间,光水泥他们就背了3万多公斤。

一次,田育才在双河集镇买了几箱瓷砖,60多斤重。山路崎岖,他没走多远,腿就开始疼。实在疼得迈不开步子,他就靠着路边的石块,休息一会儿,再接着往前走。蜿蜒的山路,似乎永远走不到头。有时,实在走不动,田育才想就这样把背篓放下。可是,一想到未完工的校舍,想到孩子们的未来,他又不停地给自己鼓劲:“好,又过了一座山,快了,再过一座山就到了。”4个小时的路程,他整整用了6个小时才走完。深夜,躺在床上,田育才被疼痛折磨得睡不着觉。

填方、捡瓦、油漆……在校舍维修的工地上,所有建设小工都是田育才和老师们轮流担任。他甚至自己花了近千元买回翻斗推车、焊机,自己挑砂、焊接、加工水管。

2005年秋季开学时,迎接河溪村孩子们的是一个“崭新”的学校——操场硬化了,阳台翻修了,教室粉刷一新,老式厕所改建成冲洗式厕所,甚至还建起了沼气池、浴室。

而此时,积劳成疾的田育才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痛风、风湿性关节炎。他的体重,也由73公斤降到了60多公斤。

其后几年,在田育才的不断努力下,河溪小学,这个以前与世隔绝的山村小学,装修了办公室,维修了师生宿舍,引来了山泉,新建了食堂,添置了远程教育设备,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