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工的努力
杨美学是毕节纳雍姑开乡人。2000年,他看到出去打工的乡里人都回来修起了好房子,就带着妻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全家来到贵阳。在此之前,他主要是务农和找些古书卖,勉强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
到贵阳后,因为人生地不熟,杨美学当起了背篼。后来看卖小豆腐的生意不错,又做起了小豆腐生意。因为擅于钻研,他做的小豆腐越来越好吃,其他摊贩们也都纷纷到他这里进货,杨美学的生意也从自己单独卖转成了批发给别人卖。
2005年,靠着卖小豆腐,杨美学存了8万元。一家人开始商量怎么用这笔钱,妻子说回家修栋房子,大儿子提议租门面做生意,小儿子想买辆车做营运生意。但都被杨美学否决了,他对家人谈出了一个自己思考许久的想法。
杨美学创办慈善助养院源于一次卖豆腐的经历。一天,他正在巷子卖烤豆腐,一位老人摔倒在他的摊子前,他赶紧把老人搀扶起来。一番家常话,杨美学才得知老人的儿女都在外地打工,每月的低保又支付不起他在养老院的费用,只好自己一个人生活。杨美学深受触动,暗下决心要办一个让空巢老人安享晚年的养老院。
这个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一家人都认为杨美学的做法太幼稚太天真,都说那是政府做的事,老百姓不必操那个心。但他决心已定,全家人只好由反对转为配合。在他的努力下,“贵州农民工慈善助养院”终于在2006年的春天诞生了。杨美学拿出所有的积蓄,在贵阳城北的沙河村租下了一栋民房的一层,就这样,18间房子和一个小院成了老人的寝室和活动场地。
2006年4月2日,养老院里住进了创办以来的第一位老人。老人的家属路过时发现了这家养老院,看到所有的设施都是全新的,价格也比较合理,于是选择了这里。最后商定价格是每个月600元,养老院派车去接。在贵阳市郊区一家养老院,杨美学和大儿子见到了这位老人。他们一揭开被子,看到老人身上有三个大褥疮,床上全是脓水,杨美学没想太多,直接就把老人背上车接了回去。
此后,杨美学每天亲自给老人翻身换药,一个月后,老人的褥疮基本痊愈。精心服务使杨美学的养老院越来越出名。直到后来,不用贴广告,自然就有人找上门来。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