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仔”寻亲活动现场。长乐热线网站供图
东南网-福建日报7月16日报道(记者 卞军凯 陈荣富)
核心提示:上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因为家庭贫困等各种原因,长乐市不少刚出生的农村女婴,被抱出家门带到莆田送人收养。这些女婴在莆田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乐仔”。如今,这些“长乐仔”都已经长大成人,她们渐渐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相同的苦难经历,让“长乐仔”们抱成一团,互帮互助,在寻亲的道路上艰苦跋涉着——
36年!
她和家人终得团聚
36年前的深秋,刘雅林出生4天后,被媒婆陈爱英从长乐市湖南镇大鹤村抱到了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江堤村。因为她哭得凶,一直送到第8户人家才被收下。
小时候,刘雅林没有名字,家里人就叫她“长乐仔”。村里很多女孩子都用这个名字。养父母对着一堆孩子喊一句“长乐仔”,会有四五个小女孩回过头来。在江堤村,与刘雅林同龄的“长乐仔”就有4个。
从懂事起,刘雅林就知道自己是抱来的养女,也知道了养母要把她许给三哥当媳妇的计划。刘雅林14岁时,大她4岁的三哥和外村的姑娘谈了恋爱,压力暂时从刘雅林身上消失了。
然而,在一次意外中,三哥摔成了尿失禁,遭到女方退亲。养母让刘雅林和三哥过一辈子,她死活不肯。养母很生气,在她18岁时就把她嫁了出去。
直到刘雅林的孩子3岁了,母女俩的关系才有些改善。养母说,你是有娘家的人,在长乐那边。就是这句话,让刘雅林萌生了寻亲的念头。
她先找到媒婆陈爱英,1997年,她们俩跟着从莆田嫁到长乐、刚好回莆田买鸭子的林大姐,到长乐金峰镇寻亲。这一次,她们失望而归。
一晃11年过去了。2008年元旦,刘雅林找了个会说长乐方言的朋友帮她,又回去寻亲。整整5天,她在长乐梅花镇转悠来转悠去,还是没能找到。后来,养父告诉她,已经很近了,翻过一座山,就到老家了。
2011年3月,她从堂姐的一个“长乐仔”邻居那里,知道了长乐热线的寻亲活动,于是加了长乐热线主编张善国的QQ。张善国告诉她,一定要参加5月8日母亲节的集体寻亲活动。5月8日上午,“莆田女孩回长乐找妈妈”活动开始了。刘雅林是个热心肠,看到工作人员不够,就主动披上绶带,拿起传单,当上了义工,反倒把自己的正事给忘了。
忙活了一上午,张善国对她说,你赶紧看看1976年出生的养女资料。刘雅林翻开第一页,眼睛扫了几行,就看到自己的出生日期、媒婆陈爱英的名字、老家在湖南镇等内容,她心里一阵颤抖,一字一字默念了几遍,头脑一片空白。
打电话!刘雅林一个激灵醒了过来。资料里登记了联系方式,先打二姐的,没人接,再打大姐的,通了。对方问:“你是谁?”刘雅林说,我是莆田来的,来寻亲的。大姐猛地反应过来,说了句“你等我”就挂电话出门。
10分钟后,大姐一阵风一样冲进活动场地。在门口盯了一圈,直接走到刘雅林面前,一把抓住她右肩的衣服,问:“是你打我家电话?”刘雅林吓了一跳,说:“你怎么知道是我?”大姐的眼泪哗啦就下来了,把她拽到张善国面前说:“这个就是我家要找的!”张善国笑她:“你随便拉一个就是?”大姐两手紧紧抓着刘雅林,眼泪都不擦,坚决地说:“肯定是,和我二妹长得一样!”
接着是做DNA鉴定。DNA鉴定结果证实了她们的血缘关系,刘雅林的寻亲之路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事后她才得知,家人从她17岁时就开始找她,2008年,父母、大姐、二姐就在长乐热线的寻亲栏目登记了资料。3年后,一家人终于得偿所愿。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