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富家女周晓丽近十年收治了900多名智障儿童。由于媒体的报道,她成了名人,有网友称她为“最美富二代”。但周晓丽对被如此称誉表示反感,觉得和自己“不搭界”,直言“做的这些事都是自己力所能及之事”。(7月13日《羊城晚报》)
周晓丽对“最美”称号的拒绝,值得我们反思。“最美”是近些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身边涌现出来的道德楷模的热情赞誉,“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护士”、“最美大学生”、“最美孕妇”……他们的事迹,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大千世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很多本来不美的人,也喜欢别人说他(她)美,可我们眼前这位十年来收治近千智障儿童的周晓丽,为什么会反感入选“最美”呢?
曾几何时,人们对好人好事动辄贴上“最美”标签,喜欢把这群人“神圣化”:“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等楷模,是“最美”的典范,也引发了舆论的热议,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浙江富家女周晓丽被称“最美富二代”,竟然被旗帜鲜明地拒绝“最美”称号,这种拒绝是一份社会道德的尴尬,让社会愕然。不难看出,这种喜欢把人“神圣化”现象,背后所体现的是全社会极度的道德饥渴和焦虑。
这种道德焦虑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当前社会现实中的确存在:摔倒的老人无人扶、轧伤的孩子无人救、被救人者冷漠离开,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这些原本天经地义的行为成为迟疑不决的纠结。但社会的“道德信心”不能被轻易否定。一方面,在一些媒体的“选择性报道”中,“路人冷漠症”有被过度渲染、放大之嫌;另一方面,每一次“痛心”与“焦虑”的背后,恰恰说明,如潮的向善之心从未泯灭和走远。以小悦悦事件为例,事发后,仅在新浪微博的转发与评论就多达453万余条,微博“小悦悦悼念堂”的关注者多达19万余人。这种道德渴求、对善与恶的鲜明立场,不正是道德复苏、弘扬的最坚实基础吗?“最美富二代”周晓丽当然值得尊重和褒扬,她美在能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自己关心带给了众多的智障儿童,更美在能把这种善行作为自己的事业坚持下来。“最爱”是道德焦虑后的渴望和等待,社会应培养“普爱”,营造诚实信用的道德环境。
周晓丽拒绝“最美”称号不是坏事,值得宣传部门关注,我们社会急需一种真正的无私的美德去引导、感化。(醉江南)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