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的岁月
“我想你们,可我还是想呆在福州,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文文刚和乡下的爷爷奶奶通完电话。
2008年,他的爸爸妈妈离开安徽农村来到福州打工,将才上一年级的文文交给老人照看。
“以前在安徽的时候,放假了大家就在一起耍。”文文略带兴奋地回忆着往昔的留守岁月。虽然每次放假前,老师都会叮嘱大家要注意安全,认真完成作业,但文文却从没有这么做。他常和一堆孩子去村后的水塘摸虾子掏螃蟹,或者到有电脑的同学家打游戏。有一次,文文跟着几个大孩子去镇上玩游戏机,结果玩得忘了时间,找不到车回村,几个人只好在一个小公园里呆了一夜。
“他从不做暑假作业,都是快开学了去抄别人的。”文文的“疯玩暑假”却让父母大伤脑筋。“每天吃了早饭,人就跑得不见影。他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实在管不了他,经常打电话向我们告状。”文文妈妈说。
去年,老家发生的一起惨剧终于让他们下决心把文文带到城里自己照看。老家那边池塘水沟很多,文文的一个好朋友就在村口的水塘里溺水身亡。
“那天,那孩子还跑到我家叫文文去游泳,幸亏文文不在家,要不然可真不敢想。”文文的爸爸想想就感到后怕,“那孩子出事后,老人家便不准文文出去玩,他每天给我们打电话,哭着说想爸爸妈妈。现在把他带到福州,也是希望他忘了这事。”
这件事给村里外出务工的父母们敲响了警钟。后来,很多和文文差不多大的孩子陆续被父母带到城里。文文爸爸表示,孩子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老人根本管不了他们,农村的教育水平本来就低,再待下去,就算不出安全问题,也怕孩子学坏。
城里的暑假
“以前,我想怎么玩就可以怎么玩。现在没得玩,爸爸妈妈总是对我说‘不行’!”文文无奈地说。
上学期,文文转学到了福州鼓楼区一所小学。今年暑假是他在福州度过的第一个假期,但他却感到有些失望。“我想去左海公园玩,爸爸妈妈却没空带我去,也不让我自己去。”文文告诉记者,他好想去公园和游乐场。可爸爸妈妈总是把福州描述成潜伏着种种危险的地方,有拐卖小孩的坏人,还有会轧死人的汽车。
文文的父母在鼓楼区一个农贸市场摆了个菜摊。忙的时候,文文就帮着爸爸妈妈卖菜;人少的时候,他就趴在菜摊边的椅子上写作业。
文文的妈妈说,带着孩子卖菜也是无奈之举。之前,他们将文文一个人留在暂住的出租房里,但好心的邻居提醒他们,出租房附近治安不好,而且又是老房子,很多电路老化,得小心火灾。“而且,我们不看着他,他也不想写作业。”妈妈叹着气说道。
暑假刚开始,文文就感到了孤单。到城里后,刚刚交上的好朋友暑假都很忙,有的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有的参加了各类夏令营,多数的还得上辅导班。由于是刚刚转学,文文并不太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所以期末考试不太理想。文文的爸爸妈妈想过为文文报一个暑假作业托管班,但问问学费后还是放弃了。
“我同桌上了个辅导班,他说每天都要上课,一点也不喜欢,”文文一边和记者说着班上同学的暑假安排,一边看着忙着卖菜的爸爸妈妈,“我觉得还是学小提琴好,我想拉小提琴。”
“暑假我最想做的事情是把作业全部写好,帮爸爸妈妈卖好菜,多挣点钱,爸爸说明年我成绩进步了,家里钱多了,就让我去学小提琴。”文文充满向往地说。
文文的爸爸妈妈也觉得挺对不起孩子。“晚上,有时我会带着孩子去温泉公园散散步,免得他太闷了。”妈妈说。
![]() |
![]() |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