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4800米、空气平均含氧量只有内地的40%、被称为“天路之巅”的唐古拉地区,18名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养路工人,担负着青藏铁路全线中海拔最高、条件最差、灾害最多的125公里冻土线路的养护任务,为青藏铁路安全运行保驾护航。(7月3日《新华网》)
提起青藏高原,人们往往就会联想到极寒、极地、极湿、极度缺氧,这些被形容到极至的词语,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域特征。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区,因空气稀薄、极度寒冷,基本无人居住,因此也被视为“生命禁区”。然而,这里却是“天路”的必经之地。高寒、极地、冻土,一连串的技术难题曾经让青藏铁路在铺设之初名嗓一时,而这些也成为日后养护维修的巨大难题。
极寒天气、极大温差,使铁道线路病害的发生几率较平原地区高达数倍,线路设备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大大缩短,夏季路基翻浆,冬季设备折断,养护维修工作量之大,伤损设备更换频率之高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然而更令我们无法想象的是,在“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四季穿棉袄”的青藏高原,他们是如何不间断的巡守在线路上,又是如何仅靠人拉肩扛将一根根伤损钢轨和枕木更换下来的。
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工作环境,丝毫没有动摇执着的信念。18名职工、平均年龄不到25岁、6年的执着守护,我们很难将这一连串的数字和4800米的海拔高度联系和对等起来。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穿越“生命禁区”,用行动将敬业和责任诠释到极致,在唐古拉山筑起了精神的高度。半个月吃不上一次蔬菜,一个月洗不上一次澡,馒头就冷水,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却用汗水保证了青藏铁路6年的全线安全畅通,将“天路”修建成了平安大道,建设成了拉动青藏发展的经济命脉,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纪录,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从“最北守山人”计文革到“天路守护神”唐古拉山养路人,这些被人们称之为“黄马甲”的线路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野外作业风餐露宿。如今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让我们一次次感受到了工务工作的辛苦和工务人的质朴。他们用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将平凡演绎到极致,将责任诠释到完美,也让我们一次次领略到了铁路人的风采。 (吴春梅)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