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大米和杂粮“换新装”
相比较有机蔬菜的“落荒而逃”,有机大米和杂粮却已是“准备充分”。
在槟榔路上的一家超市里,记者看到了荞麦、绿豆、燕麦、黑豆、黄豆等在销售,醒目的“有机”字样、绿色环套黄色内芯的“中国有机产品”及其下方的认证机构都在显示着这些杂粮的与众不同。
“从今年3月1日开始,新版有机标识就陆续启用,而超市中涉及有机产品最多的就是有机杂粮和保健品,也是我们调整的重点。”该超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旧标志从7月1日起停用,超市此前已将一些带有旧标包装的有机产品下架。
厦门好年东米业也有一款有机大米,在体育路的超市里,记者在这些大米上看到了类似的有机标识。好年东相关负责人陈先生说,以前的产品想要混入有机队伍非常容易,而如今想要取得有机认证门槛颇高,对正规厂家来说是件好事。
价格高昂仍是商家隐痛
虽然有了新标准保驾护航,但对在江西投资近亿元做有机蔬菜的林德强来说,却还是无法面露笑容。在他看来,尽管新标准实施,一定程度上打击炒作“有机”概念的投机者,让市场竞争更公平。但是,新国标认证更严格,认证成本也会提高,当然也会导致企业的前期投入相应增加。
超市采购员小林的账本或许能说明些问题。新标实施前,有机番茄15元/斤,而普通番茄平均也就3元/斤,有机蔬菜价格是普通蔬菜的5-10倍,位置好的门店每天的有机蔬菜销售额仅500-600元,差的门店每天也就200元,还不及普通蔬菜的1/10,而且有机蔬菜仅10来个品种,在全部蔬菜中占比不足一成,卖有机蔬菜根本是赔本赚吆喝。而同样的情况在无公害、绿色蔬菜身上也没好多少。
“有机食品太贵了,同样克数的薏米,竟然是普通产品一倍的价格,我看也没差那么多吧。”这是记者在超市随即问了几个消费者后得到的一致答复,虽然大部分都觉得有机食品健康、安全,但是相比较高昂的价格,却都又选择了放弃。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