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90后官文宾和山区的小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经验。
安溪90后小伙
以公益事业为专职
“担当者行动的目标就是,用最优秀的课外图书和阅读交流活动,改善每一位乡村孩子的阅读状况。”望着办公室墙上挂着的照片,一个个受助儿童的笑脸,安溪90后、厦门“担当者行动”总干事官文宾说,“我的梦想就是让他们因梦见课外书里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清晨微笑着醒来……”
双脚丈量路程
体会农村孩子求学难
2009年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研究生专业毕业的官文宾,出生在安溪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他从2004年开始接触公益帮扶,到毕业当年开始专职做公益,源于自己的读书经历。从他家到当时就读的初中,徒步要两个小时。每到开学前,家里都要杀掉一头猪,换钱凑足他一年的学费。“养头猪要七八个月,当我攥着卖猪的钱与小伙伴踏上求学之路时,总会感觉脚步沉甸甸的。”
官文宾坦言,到城市上大学后,他才感觉到城乡孩子受教育条件存在巨大的差异。2004年底,还在泉州师范学院读书的他和同学发起了“担当者行动”,开始从事针对农村孩子的慈善活动。2006年暑假,读研的他返回本科就读的母校,与老师一起组织了一次乡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从泉州一路步行宁德霞浦,“我们想用双脚,丈量孩子上学的路程有多远”。当时正逢台风来袭,他所住的农户家的孩子,仍然坚持用手电筒照明完成当日老师布置的作业,“在恶劣的环境里,他们依然怀着一颗坚强上进的求学心,这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随后他们组织了一个专门的助学项目——“担当者行动”公益团队。2009年,这个团队在厦门正式注册成为一个专业的社工机构。
改变帮扶方式
发起“班班有个图书角”
“跟许多人一样,我们起初也觉得做公益就是给孩子们送衣服、送学费。”于是一段时间里,他们想办法为农村的孩子们募捐衣服和学费。但后来的几次实地回访,官文宾却发现,虽然农村的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他们依旧存在着知识面窄和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
“城市的孩子可以接触到很多课外书,而山里的孩子,什么都没有,除了教科书。”于是他和队友们转变了帮扶的方式,开始给山里的小朋友送去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其中有采购的、有募捐而来的,“效果很明显,孩子们更乐于接受书籍”。
官文宾说,他们目前正在从事的“班班有个图书角”行动,已初具规模,而且还邀请了由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图书馆长组成专门的专家组推荐书籍。然后,他们向社会认捐书籍或直接购买,保证了书籍的质量,更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
据统计,截至上月20日,“担当者行动”已在青海、广西、福建及内蒙古等地的131个农村小学,成功募捐了1456个“班班有个图书角”。
![]() |
![]() |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