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工作检查成果 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东南网-福建日报7月1日讯(记者 雷光美 通讯员 韩水海 黄国轩) 6月25日下午,大雨初歇,地处漳州台商投资区的厦漳同城大道先导段又立刻投入紧张施工。在大道预制梁场工地上,大型门机忙碌穿梭。作为漳州今年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厦漳同城大道先导段在第三次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中,接受了检查组的检查。
“同城大道建成后,主干道不设红绿灯,将把厦漳城区间车程缩短至半小时以内。这次工作检查提振了我们的建设热情,还进一步激发漳州利用同城化机遇、加快同城交通对接项目建设的信心。”漳州市交通局副局长吴治玉告诉记者。
厦漳同城大道采用双起点方案,一个起点在龙海角美镇官路村附近,另一个在角海路厦漳交界处,分别顺接厦门的海翔大道和马青路,最终接铁路漳州站站前路,全线26.4千米,总投资约80亿元。由于投资额大,漳州市和漳州台商投资区创新投融资方式,实行BT模式,确保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及时建成通车。
“最快速度、最强力量、最高标准、最美景观”,漳州市对同城大道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加快同城大道建设,市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坚持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实行每周一反馈、每旬一会商、半月一督查。吴治玉告诉记者,省里工作检查之后,省发改委即召开项目工可审查,加大了项目推进力度。目前,相关部门正督促施工单位加快各要素投入,倒排工期,力争2014年省运会前全线通车。
“省检查组到我们这儿开展工作检查,体现了对我们这个项目的高度重视。”建设方中交三航局项目部副经理吴仁武说,连日遇大雨,项目业主和建设方进一步优化了雨后施工方案,抢抓施工进度。近日,建设施工中遇到电力不足的难题,漳州电业及有关部门迅速研究供电方案,目前新的供电线路正在架装。
吴治玉介绍说,结合漳州“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同城大道建设融合了都市慢生活的特点,将整合沿线19个人文景观、万亩红树林湿地等自然景观,打造集湿地、水岸、生态、人文、体育、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同城大道滨九龙江郊野公园。
近日,漳州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提出,积极推进厦漳同城化,强化“主动对接、深度融合、环湾延伸、同城发展”理念,真正与厦门实现互补双赢、错位发展。6月29日,龙厦铁路通车,漳州从此告别无火车历史;厦漳跨海大桥完成投资30.4亿元,将于今年底试通车;厦漳第二跨海通道(即厦漳海底隧道)目前已完成预可初稿,厦漳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在加紧前期工作……厦漳同城化的号角已然吹响。
记者手记
快慢有度
厦漳同城化日益升温,厦漳同城大道成为其中的亮点项目。
作为城际快速通道,必然求“快”。但漳州选择的是辩证发展之路,不单纯求“快”,在同城大道沿线融合了人文和自然景观,建设郊野休闲公园,打造城市“慢”生活。
如何把握快慢之间的“度”?
——抓住机遇。漳州看准了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在交通、产业、要素、规划等方面稳步推进与厦门的同城化对接,大手笔投入。与此同时,考虑到生态保持,力求大建设与大生态和谐共生。
——规划引领。要发展,又要保护生态,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做不到二者兼得。漳州将城市发展定位为“田园都市、生态之城”,以生态为核心,以规划为引领,实施了卓有成效的规划工作,从招商引资、交通建设、城市布局到乡村美容等,实行规划全市全覆盖。
——能力保障。抓住良机,落实规划,关键在人。在同城化项目建设,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漳州注重挖掘“人的力量”。每一个建设发展团队都实现强有力的执行,提升干部作风建设,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漳州的“快”“慢”选择,体现的正是这样的执政理念。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