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县知青纪念馆外景
(二)
在闽西永定,也有一个知青纪念馆。
永定是当年厦门知青上山下乡的主要地点之一,据史料统计,1962—1978年,永定县共接受安置厦门知青6004人。从闽南沿海到闽西山区,大批厦门知青在永定下乡落户,和群众同劳动、共甘苦,把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这里,甚至有人永远长眠在了这里。
为了进一步弘扬知青们忠于祖国、艰苦奋斗的精神,永定县决定修建知青纪念馆。知青纪念馆位于仙师中学知青楼内,当年叫立新农场,2006年“6·18”洪灾后成为危房后按照“修旧如旧”原则重建,于当年8月动工兴建纪念馆,占地464平方米,建筑面积1228平方米,2007年9月底竣工开展。
走进永定知青纪念馆,只见白墙黑瓦的知青楼掩映在桂树和苦楝树丛中,墙上红漆大书“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几个大字,一下把人们带入那难忘岁月。
在纪念馆提供的一本书刊中,记者阅读了几位知青的日记,感受了知青们在逆境中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知青劳动时卖力、不偷懒,背部皮肤晒得脱了一层又一层,腿毛褪得一干二净,寒冬腊月修水电站,知青脱掉棉袄跳进刺骨的河水中,一站就是半个多小时……
在纪念馆的一个展室里,有一张照片特别引人瞩目:一个梳着两条大辫子的女青年正使用犁耙在犁田,脸上挂满微笑。而她的微笑也永远留在了人生的19岁……这就是牺牲在永定的知青烈士黄美妙。
1963年9月,16岁的黄美妙从厦门一中高中毕业后不久,就来到了永定西溪农场寮下坑生产队插队。这个生产队共有八名女同学,黄美妙年纪最小,但是工作最勤快、最能吃苦,担任了生产队的记工、保管、会计、团支委、工会小组长等职务、曾被评为“五好场员”“五好青年”“五好团员”,三年里她只回家两趟。
1966年2月9日,黄美妙为扑救山林大火被严重烧伤,虽经多方全力抢救却终因伤势过重于1966年3月20日去世……
“知青这段历史是用一代人的付出和牺牲铸就的历史,既然它已经发生了,那么真实记录留存不人为拔高也不刻意打压,而是客观还原历史原貌以警醒、教育后人是有必要的,我觉得这是知青纪念馆存在的根本目的和必须坚持的基本态度。”曾经多次到闽西为黄美妙扫墓的厦门知青、作家谢春池这样认为。
就是这段艰苦的岁月,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一批吃苦耐劳,在逆境中充满激情和理想的青年。正因为此,一遇恰当的机会、气候,他们很快崛起,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目前,永定县知青纪念馆不仅是知青们追忆过去、留存记忆的场所,而且已经成为该县的德育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不少当年的知青们带着子女、孙辈来到这里,追忆那段艰苦的岁月,教育后代艰苦奋斗、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知青纪念馆正日益发挥出了它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