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思想道德频道> 道德评论 > 正文
救人者被偷 道德考场里的人情与世态
http://wmf.fjsen.com 2012-06-13 10:15  晴川 来源:光明网    我来说两句

6月7日17时,辽阳仙鹤湖西岸,仲先生正开车路过,听到有人喊“救命啊,我爸掉水里了”,他急忙停车跳进湖中,湖有四五米深,他边跑边喊:水性不好的别下,在旁人帮助下,将落水者救上了岸;遗憾的是,因为着急救人,车窗忘摇上了,车里的包被人“拿”走了,包里有给女儿婚礼购物的现金。不过仲先生表示,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自己还会去救人。

在良心跌份的现实语境下,良心不值钱已经越来越被被人奉为圭臬。所以,假如这位“大叔”为了保护自己的钱财而放弃救人,即便一条生命也许就此失去,也没什么好指责的。但正因为老仲没有道德挣扎的救人壮举,才显可贵——不仅因为良心在这里等同于一条命,更在于大叔救人及“还会救”的无怨无悔,给了社会良心一个救赎的机会。而一正一反两个迥异的举动,折射出的人性的美与丑,一面让人欣慰,一面又那么刺人眼目。

然而,现实中让人刺目的事件还少吗——车祸现场不是救人,而是哄抢西瓜;免费赠送给市民的萝卜,被拔光了,其他蔬菜也遭了殃;老人跌倒不敢扶……等等事件,已经让人刺目到迟钝。我们该问的,不是一个人怎么了,而是这个社会怎么了?到底是什么让一个人变得冷漠如麻,甘愿放弃内心的良善做一块寒冰?

上述提及的种种事件,和“救人者被偷”一样,反映出来的都是社会良善的缺失。我们常说,文明是演进的,人心是向善的。“救人”这一动作与广州和南京老人设立“无人售报”报亭一样,都是发端于一个心怀良善的人的内心召唤,然而,道德毕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对于只有“利”而没有“义”,只有功利而没有道德之辈,当然需要自律,但更需要他律:除了舆论谴责,更依凭制度设计的合理——对偷窃者能像秋风扫落叶般无情,对救人者给予春天般的温暖。道德成本一旦“适当”,才能放大道德微光,尽显人间暖色,钙化一切丑恶。

救人和偷窃,两者较量的最终结局很好预见,这也印证了“社会越缺乏良心,良心越有分量”的道理,从这点上说,救人者虽被偷窃,但能换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却是值得的。不过以道德之名抬升道德,能量毕竟有限。尤其当社会道德土壤依然还布满尘土的时候,即便正义在一场场较量中得以完胜,也很可能只是笑中带泪,充满悲情。所以,从这场道德考场中折射出的人情与世态,我们除了拷问,更需要思索如何扭转道德缺失这一现实困境,并努力重构之。只有当一个个或显或潜的道德勇士,不再从高处跌进尘埃,才不至于一次次徒然招致难堪。(晴川)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