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美芳到闽侯残疾人正道学前班参加志愿教学
文明风-福建日报6月6日报道 本网记者 李琰之
在福州,有一位特殊的志愿者。她是心理困惑百姓的忠实听众,乐于倾听弱势群体的烦恼;她是心理障碍患者的热诚良医,乐于解除弱势群体的痛楚;她是热心志愿者的帮扶“教师”,培训了许多志愿者心理咨询师。她就是心理咨询志愿者洪美芳。
受伤的心灵需强大力量支撑
“洪老师,今天我又失败了。同宿舍的同学都找到单位了,只有我还没着落,我知道用人单位嫌弃我是个残疾人,他们肯定不会给我机会的。”
听到电话另一端传来焦虑痛苦的声音,洪美芳心疼地开导,“别着急,小王。正视自己的缺陷,但别‘看扁’自己。求职前,再把简历仔细‘加工加工’,面试的时候自信点,即便这一次失败了,还有下一次,总有一次机会属于你……”在短暂的沉默后,传来了小王的回答:“我再试试。”
类似的“诉苦电话”洪美芳不知道接了多少。洪美芳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有着6年志愿服务经历的志愿者。她从2005年底加入助残志愿组织,帮助残疾人。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洪美芳发现大多数残疾人往往很敏感,脆弱,他们比健全人更需要得到心理抚慰。于是,她开始专心留意身边的残疾人,自愿为他们进行心理咨询。
在为残疾人进行心理咨询的同时,她也获得快乐。
让志愿者把“心理垃圾”吐出
除了残疾人的心理咨询,洪美芳的“谈心对象”还有一部分是志愿者。
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必须付出大量的体力、心力、脑力。志愿者长时间处在向受助对象“灌溉”的状态,很容易就会有“掏空”或“疲惫”的感觉。对志愿者来说,身体的疲劳远不及心灵的超负荷来得沉痛。有时志愿者会动摇、茫然,甚至否定自己所做的一切。有些志愿者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社会活动中,对家人,朋友缺失了很多关爱。洪美芳为此绞尽脑汁设法让志愿者倾吐“心理垃圾”,牵引着这些给予者逆流前行。
做了五六年志愿者服务的老志愿者陈姐焦虑地给洪美芳打电话,“洪老师,我的女儿初一,早恋了。怎么办?”在电话上,洪美芳耐心辅导她如何和青春期女孩相处,作为母亲要如何处理女儿早恋等等。但是一个月后她又来电话“我在网络上又发现孩子的聊天记录,老公,老婆,叫得很亲热。我很生气。我不知道怎么办了。”周末,洪美芳抽空和陈姐的孩子聊天,发现陈姐因为忙于社会工作剥夺了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忽视了对自己孩子的关爱。洪美芳建议陈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此后半年中,在周末,在暑假,陈姐带着孩子一起做了志愿者,和志愿者哥哥姐姐一起工作,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修复了关系,新学年开学,陈姐挂来电话开心地说:“ 女儿终于成熟懂事了。”
壮大热心心理咨询队伍
在我国的心理咨询师缺口较大,特别是针对残疾人的心理咨询师更是稀缺,洪美芳觉得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洪美芳开始关注志愿者心理咨询师,她先后培训了20多名心理咨询师,长期为残疾人提供志愿服务。同时,还为省残联培训了10多名优秀的残疾人心理咨询师。对于培养残疾人心理咨询师,洪美芳有自己的看法:“身为一名残疾人,比健全人更了解残疾人的痛苦和需要,也更清楚他们的心路历程;我鼓励残疾朋友投身这个行业,开展工作将事半功倍。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心理咨询师也能从中获得自信,找到成就感。”
盲人琪琪在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后,她的妈妈发现她变了:“自从女儿当上了心理咨询师,性格开朗了,闲暇之余也会经常主动邀上朋友出去走走。”
在省肢残人协会的倡导下,这些残疾人心理咨询师开设了“同人心桥”免费咨询热线,不仅为残疾朋友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还入户到残疾人家庭为其提供志愿服务。
洪美芳在她的助残日记里写道:“人生的目的地,脚到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看不见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只要心灵面向太阳,前方的路,永远洒满明媚的阳光。”(本网记者 李琰之)
了解更多海西志愿者风采,请登录福建文明风网站(wmf.fjsen.com)。
(文中所提残疾人和咨询对象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李琰之 |